话说徐坤
2023-03-26 生活

□邱华栋

《当代作家评论》去年年初的“‘新生代’写作30年”栏目,曾经约我写过一篇《徐坤论》,是印象记加评述式的文字。我一直都没有直接地与徐坤谈论过她的创作“发生学”,我们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因某些出版社策划组织“新生代丛书”事宜而相识,当时我们都是文学青年,不就是因为爱好文学而开始写作,这才成为互相见证了二三十年的文坛老友吗?

因此,当栏目主持人张清华教授来电,约我写一篇徐坤印象记的时候,我胸有成竹。我们都在同一个现场,而且都被归属于当时的“新生代作家”——不论我主观如何想,这似乎在文学史家那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清华教授在手机那头爽朗地笑了。

岁末年初,徐坤的新长篇小说《神圣婚姻》出版,立即获得很高的赞誉。报纸宣发时需要一篇作者印象记,徐坤找到我,执意要用这篇文字,理由是:知人论世,读来很温暖,也很惊艳,跟初次读苏童《程永新的风》那篇印象记的感受一样,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感动。她还说,2022年的两篇印象记《程永新的风》和《徐坤论》,一出手便成经典,书写了一代人的文学记忆,长相知、长相忆,隽永,亲和,每当一谈起文学,便含情脉脉,深情款款,特别值得今天的文学爱好者膜拜和学习。我拗不过她的盛情和美意,便只好同意。

徐坤的成名作在我看来应为其第一部中篇小说《白话》,彼时她还是一名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研究的是以印度文学为主的东方文化。但她放弃了论文写作,开始写作上世纪90年代初高知们下乡“锻炼”的故事。为什么叫“白话”呢? 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推行白话文,是为了将文言文简便化,便于传播新思想;徐坤写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白话运动,却只是一场小闹剧、小风波。一个在世纪初,一个在世纪末;一个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知识分子义无反顾,担负起沉疴中国启蒙者之重任,一个是在话语分化之后,知识分子有点儿“找不着北”,迷惑、软弱等缺点逐渐暴露。下乡的硕士、博士们发起白话运动是为了主动“与大众打成一片”,但最后“白话”运动不了了之。他们发现了自己的溃败,不是语言的溃败,而在于自我界定和文化身份的迷失,“我们是既结合不进去又抽身不出来的流浪一群”,“躁动的灵魂在原野上流浪”。

1993年是一个很玄乎的年份,这一年,对于文学“新生代”的说法渐渐冒头。在我印象里,广东、北京等地的流行乐坛冒出了“新生代”,通俗旋律风靡大江南北。文艺理论和评论界却也是在这一年,体会到理论的“失语”,以及古今学术合理继承与转化的困境。也就是说,新的经验被打开了,旧的经验虽然被从上世纪80年代递交过来,却好像不那么称手了。

徐坤是怎么反讽知识分子存在之困的呢? 以前的知识分子腔调是之乎者也、仁义礼智信,现在的知识分子腔调是西方话语。徐坤在她的小说里大用术语,与此同时,又对此大加嘲弄。比如英文名是“屁特”(Peter),自我(ego)被她写作“伊狗”。徐坤讽刺的是将语言操弄成工具的知识分子人格面具。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还以学术为主业的徐坤写了《泰戈尔与中国文人》《泰戈尔在华影响的负面效应》等论文,讨论的是泰戈尔对于正处在新旧之交的中国青年的影响。印度文化属于东方文化,正如人所共知的,泰戈尔将东方文明说成是精神文明(与之对应的是西方创造的物质文明)。但徐坤认为,东方文化柔和、华丽、与世无争、大爱大美的一面,不能在风云激荡的时代解决文明的道路问题。徐坤啊,在她刚刚30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东方传统文明和西方后学等既有文化的反思者了。

这样一个学术态度严肃、思想清晰的学者,竟然一出手就成了文学现象。1988年,影视文化圈流行的说法是“王朔年”,那么在徐坤出手写小说的1993年,我将其“附会”为“徐坤年”,这是我们当时许多人的看法,在1993年的文学界发现徐坤真是惊喜。当时有一个说法,说徐坤是“女王朔”,但我估计徐坤听到这个肯定不乐意:为啥不把王朔叫做“男徐坤”呢? 但谁让人家出名早呢。这种比较,更说明了徐坤的小说风格幽默、诙谐,和当时风行的王朔有得一拼。就如王蒙对徐坤的评价:

虽为女流,堪称大“砍”;虽然年轻,实为老辣;虽为学人,直把学问玩弄于股掌之上;虽为新秀,写起来满不论(读“吝”),抡起来云山雾罩、天昏地暗,如入无人之境。

王蒙老爷子看人准,他这么评说是令人服气的。于是,徐坤她意气风发,她激情澎湃,而且她性格直率,敢于挑战。她的作品嬉笑怒骂中又饱含对理想状态的某种期许,这其实是学人的底色,永远吃亏上当,但永远愿意相信下一次“希望”的降临。《白话》之后,她还发表了一系列极有特点的中短篇小说,妙趣横生、情感丰沛、收放自如,《呓语》《先锋》《热狗》《斯人》《梵歌》《鸟粪》《屁主》等一系列描写知识分子精神境遇的小说纷纷出笼,令人目不暇接。

徐坤横空出世,她用虚构的潇洒言说,突破了学院派严整风格的桎梏,总而言之,就这样,她任性地放弃了“读万卷书,行零里路”的书斋风格,开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旅程。

徐坤一直是短发,戴一副不断变换样式的眼镜,仔细看,她的短发讲究,总需要及时修理,打扮得利落而入时。她也有一颗女性的敏锐的心。同样是上世纪90年代的写作女性,为何她没有被冠以美女作家的“头衔”呢? 她的写作在文学史的某种界定中是不清晰的,却是她自己的独一份儿。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这对于中国女性主义运动的觉醒和发展是一个天赐的良机。在理论家还在做理论总结的时候,徐坤就双管齐下,在创作的同时理论化。也许她更先锋一点,就像她的小说,女性主义的、男性话语的,性别的掺杂让她的文字雌雄同体。无论是女性语言的讲述,还是女性借用男性的讲述,徐坤都可以做到切换自由,因为她的精神气质是中性化的——虽然现在我也不能轻易地下一个不公正的断语,哪一种性别就应该如何。这个学者徐坤,在世纪末出版了女性主义文学论著《双调夜行船》。书名的来源大概和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有关。

如果说陈染和林白激活了女性的感官,让男人们听到了“怨女幽魂的私语”(邓晓芒语),并感到莫名的精神韧性,那么徐坤简直是阔大而“刁钻”了,她写起了男人的游戏:足球。徐坤用另一种方式有效激活了女性知识分子的写作,其先锋姿态、学者风度因为有了女性视角的叠加而显得那么惊心动魄,非凡无比。

这样的作品是徐坤式的宣言,泼辣机智。还记得1985年刘心武写出了《5·19长镜头》,记录当年那个嘈杂的黑色现场和中国球迷心中永远的伤心事。徐坤呢,在1996年写了一位女性“伪球迷”头一回到球场上身临其境的糟糕体验,借由冷眼旁观男人们的看球,消解了男性中心主义的无意识,而且她并不单独批判男人,她同样写到了这一点,人们——无论男女,只不过是在利用狂欢的时机,释放自己内部“非人”的部分,但是“非人”的语言正儿八经是男性化的。她实在太聪明了,她要用天赋智慧去破译男权文明史,她犯不着直接对抗蛮横,而是用荒诞去消解它。

小说《厨房》一出手便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当同时代的女性认为自己卧室既是禁锢,同时也是自由的时候,徐坤挖掘了另一个女人的空间:厨房。她无情地宣布女人只要想在哪里赢就一定会在哪里输,即便这个战场是如此烟熏火燎,古老而无趣。接着,她的《遭遇爱情》《女娲》《小青是一条鱼》等作品,都将世纪相交、千年之变的中国女性新状态做了一个定格式的观照。

为了专心进行文学创作,徐坤从中国社科院调到了北京作家协会。2002年,她参加了中国作协所属的鲁迅文学院第一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的学习。此后,我们的文学交往逐渐增多,而她在文中体现的这种欢脱、快乐是延续至今的。但她的创作却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北京作家协会,她是职业作家,这段时间有十多年。对于徐坤来说,这种专业化的生活是创作上的深化、拓展和静水深流。她有更多的时间出更长的小说了,非虚构小说《沈阳啊沈阳》、长篇小说《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爱你两周半》《野草根》《八月狂想曲》等就是这个阶段完成的,这期间是她创作的高峰期。

我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特点,这在当年也是不曾被注意到的,那就是她的这几部小说,对于北京这座大城市的地理意义上的细节书写具有非常重要的记录意义。北京这座城市是小说主人公命运的庞大背景,北京因此成为潜在的另外一个主角,却隐身在人物活动的影子里。我想,很多年之后,这些文本会成为关于世纪之交的北京城与情感生活的一份调查书、一个鲜明的路标。

回想起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徐坤和我都是当时“崛起”于文坛的“新生代”作家群中的一员。被称为“新生代”作家的,还有毕飞宇、李洱、何顿、东西、朱文、韩东、述平、李冯等20几位。当时,编辑家李师东和北大教授陈晓明各自策划了一套丛书,李师东主编的那一套叫做“新生代作家丛书”,陈晓明主编的那一套叫做“晚生代作家丛书”,把我们这些人花插着囊括其中。徐坤和我这批当年二三十岁的作家,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贴上“新生代”标签的。一晃30年过去了,这些“新生代”也好,“晚生代”也罢,大都还在坚持写作,并且正在写出自己一生中最好的作品。而“新生代”这个词呢,则不断延伸、生长和扩展,不断有新的、更年轻的作家被纳入进来,以至于有了“永远的新生代”一说。

大约在2013年,徐坤调到《人民文学》杂志社工作,我们变成了同事,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有近两年的时间。这是徐坤编辑生涯的开始,于是乎,学者徐坤、作家徐坤从此认真地当起了编辑徐坤。2019年,徐坤调任《小说选刊》,独当一面,开始主持这份颇有影响的文学选刊。两年下来,这本杂志可以说风生水起,名家大作云集,发行量不断上升。发行量一直是我作为职业编辑的敏感点,因此我很清楚这背后她的每日奔忙是为了什么,徐坤的成绩不仅仅是为文学标准把关这么简单。

“新生代”会老去,但在徐坤的笔下,“新生代”留下了年轻时傲人的身姿,在她的小说内外,这样的传奇还在继续。

(邱华栋,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有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骑飞鱼的人》《时间的囚徒》《长生》等12部,中篇小说《手上的星光》《环境戏剧人》等32部,系列短篇小说《社区人》《时装人》《十一种想象》《十三种情态》等180多篇。共出版有小说、电影和建筑评论集、散文随笔集、游记、诗集等各类单行本100多种。)

邱华栋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