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年流行语,上大这支学生课题组探索新时代青年文化建构
2023-03-2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青年文化 “向负”“向虚”“向丧”?如何让青年文化建设更有“韧性”?上海大学文学院和通信工程学院的一群本科生近日组织成立了一支“青年韧性”课题研究团队,聚焦青年流行语,试图探索出新时代青年文化建构需要的要素。

  // 青年流行语体现两面性 //  

“自足当下,以史为鉴”是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思路。同学们对近三年流行语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重要流行语的情感测度、衍生逻辑及其意识形态症候。同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流行语,通过历史经验为理解青年流行语的变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提供参照。

数字人文是这支既有人文又有理工思维的课题组在开展研究时选取的主要方法。课题组依靠python技术进行海量的网络“大数据”爬取,同时也依靠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小数据”的获得,在数据的“广度”和“深度”的平衡中进行流行语的深入研究。

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将“韧性”引入到青年文化研究。“‘韧性’核心是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快速的恢复能力,聚焦‘韧性’要素,更有利于助力建构大变局时代的青年文化,让青年在面对压力、逆境等负性变化环境时具有良好的缓冲适应能力。”课题组成员、上大文学院汉语言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钱佳慧表示。

通过流行语的总结,课题组对青年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度的透视,由此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在大变局时代,青年流行语一方面显示出青年的责任担当、民族自信与抗挫力,如“逆行者”“奥利给”“YYDS”等;但另一方面,“内卷”“摆烂”“润”等流行语的背后,是青年在理想与现实的结构性矛盾下产生自我价值迷失的低欲望表达。青年韧性建构的关键应聚焦于精神意识的重建、责任意识的培养与社会联结的加强。

课题组进一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的流变特点分别体现在四个维度,分别是从宏观叙事向日常叙事的转变,从政治话语向经济、文化、社会多元话语的转变,从对自我表达的关注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再向多元共生形态转变以及从抵抗性向娱乐性转变。

而影响青年文化韧性建构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则可以总结为“自上而下发生作用的主流文化”和“在青年圈层中形成的亚文化”。“两者的沟通与融合是青年文化韧性建构的关键所在。”

  // 青年“韧性”建设需要这些要素 //  

课题组研究发现,青年文化韧性建构需要三类主体的合力:社会引领、学校引导和青年参与。

“从社会引领看,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发展。”课题组成员、上大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张兴阳表示。近年来,《觉醒年代》《青年说》《理想照耀中国》等作品以青年感兴趣的视角与传播方式,让主流文化融入青年话语,在年轻社群中广泛传播,使青年文化越来越具有文化自信与中国韧性。

社会要为青年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产业布局、避免“内卷”式资源浪费、加强社会保障力度,进而减轻青年压力。此外,课题组还认为,应该要注重青年的身心健康,加强精神卫生宣传,建立预防应对机制,提升青年的心理韧性。在学校引导方面,可以通过青年大学习、团日实践活动与思政课程等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地为青年树立良好榜样,弘扬青年正能量,发挥时代先锋作用。

对于青年自身,课题组认为,“韧性”品质的培养,并非仅仅是知识性的,而更应是实践性的。钱佳慧解释道,青年应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自信心与能动性,约束自己的情绪、行为与认知,按照个人意愿和社会标准,科学规划自己的努力方向并逐步达成。同时,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中形成责任感,构建生活意义。“不断反思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何实现,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如何战胜,如何从困境中建构生活的意义等问题,从而获得奋斗的动力,形成韧性品质。”

从“向负、向虚、向丧”到“向正、向实、向阳”,青年文化韧性建构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青年个体的心理健康方面,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心态的积极稳定。身为新征程的青年学生,这支来自上海大学的“青年韧性”团队成员希望从自身做起,从理论走到实践,锻造出“韧性”品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