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覆盖!这个家庭教育指导站正融入浦东新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通讯员 刘莹 王畅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浦东新区正在全力推进的社区生活现代化行动,是对“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创造性落实。目前,浦东新区检察院“紫丁香”家庭教育指导站正在积极融入15分钟生活圈,严格对标着浦东新区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要求,在构建现代化城区新格局中努力通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提升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感。
◆ 检察官就在孩子们的身边 ◆
据悉,“紫丁香”家庭教育指导站成立以来,借助在各街镇所设立的分站点,未检检察官和街镇社工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和社区群众的距离更近了。社区内发生的未成年人特殊事件或现象总能第一时间就能被未检检察官知道,也总是第一时间内就能在检察官和社工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妥善解决。
14岁的小虎(化名)从小父母离异,幼年时父亲去世,母亲不知所踪,一直和爷爷相依为命。2022年12月底爷爷突然去世了,小虎陷入无人监护的困境。危机干预、临时照料、长期监护……如何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相关街道家庭教育指导站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了未检检察官顾颐蕾。检察官马上和辖区内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管理中心、居委、社会救助等部门开展联席会议,并提供有效的解决路径指导,向小虎所在社区发出了检察建议,得到社区的积极回应。
2023年1月7日,在大家的分秒必争下,失联很久的小虎母亲赶到了上海。该街镇家庭教育指导站与小虎母亲召开关于小虎监护问题的沟通会,就小虎的监护问题与其母亲达成了一致。当晚,在母亲愿意履行监护职责后,在获得小虎同意的情况下,终于促成了小虎母子久别重逢的第一次见面,小虎的监护权落实了。目前,社工正在检察官的指导下持续跟进了解小虎的生活照料状况和心理需求,监督母亲监护职责的履行,促进其家庭监护能力的提升。
◆ 全覆盖的家庭教育指导站 ◆
为了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贯彻落实,践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司法、政府“六大保护”相融相通,共同发力,为未成年人安全、幸福成长营造更好环境,2022年9月,浦东检察院联合区妇联、法院、教育局、公安分局、民政局、团委、关工委创设的“紫丁香家庭教育指导站”正式揭牌。 总站挂牌于区妇联,各分站现已实现在全区36个街镇驻点挂牌工作,成为一家实现全区覆盖的家庭教育指导站。
家庭教育以前是“家事”,但今天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了“国事”。紫丁香家庭教育指导站组建了一支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积极开发了一批家庭教育课程,并依托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各街镇的社工对辖区内有需求的家庭,开展集体或者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根据具体情况出具家庭教育指导报告,提出家庭教育建议。自指导站挂牌以来,已通过检察官和社工的联合介入共为102人次的罪错青少年家长做了家庭教育指导。
◆ 帮助他成为不缺爱的孩子 ◆
半年前,自幼父母离婚的小李长期居住于外祖母家,因母亲再婚重组缺失家庭管教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涉罪后,检察官联合社工找到其父亲反馈了小李的家庭教育缺失情况,通过家庭教育指导站进行家庭教育指导,2022年11月初,检察官发出督促监护令,对失职的父母进行训诫,并提出家庭教育的具体建议。小李犯罪时是一名中专生,经有效的家庭教育后,目前已考入了大学,并定期向检察官和社工反映其良好的生活状态。
像小李这样的孩子,在家庭教育指导站还有不少。检察官不仅帮助他们的家长学习如何补缺、矫正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更是常常到家庭教育指导站为社工、未保工作者提供辅导和帮助。2023年2月,未检检察官赵宏赴花木街道家庭教育指导站,就辖区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案例进行指导,并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进行解读。
浦东新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全社会之力托举一个孩子,是“六大保护”体系的鲜明特征。家庭教育指导站的建立正是坚持以依法监督的“我管”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的“都管”的一次有效检察实践,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让“1+5>6=实”。有知责于心的意识,有担责于身的自觉,有履责于行的担当,是浦东新区检察院“紫丁香”未检检察官的座右铭,也是当代未检人的新形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通讯员 刘莹 王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