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B站上的宝藏教授为你描绘去上博特展的“私家笔记”
2023-04-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常鑫/图 施培琦/视频 

“半白的头发,挥起又放下的手指,孙老师讲起艺术史来充满激情又风度翩翩。”孙乃树,华东师大美术学院教授,也是在B站上开出《西方美术史》的宝藏老师。

在一名讲授《西方美术史》、在大学做美术通识教育的老师眼里,如何看待“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的爆火?普通公众又该提前做哪些功课从而帮助自身更好地读懂展览?

距离展期结束还有1个多月,我们和孙乃树教授聊了聊。带着这份“私家笔记”出发,一起去唤醒美的认知,体验美的过程,探寻美的未来。

    一部浓缩的欧洲美术简史    

从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戈塞特到卡拉瓦乔、伦勃朗、克劳德、康斯特布尔,再到塞尚、马奈、莫奈以及梵高,50位欧洲艺术巨匠的52幅作品齐聚上海。这是上海博物馆首度联手英国国家美术馆,推出“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的第二个展览——“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52幅真迹作品,堪称一部浓缩的欧洲美术简史。

在展厅的设计中,经典拱门、石膏线条等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古典建筑元素,加上最流行的莫兰迪色系对展厅进行空间分割,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也很快在社交媒体里形成口碑效应。加之许久不见如此重磅的展览,对于大家来说,都有着一种难掩的兴奋感。虽是收费特展,但每天的名额依然供不应求。

上博迅速开设出持续三个月的常态化夜场充分回应这份热情。为了配合夜场的举办,夜场期间,上海博物馆还针对这一特展推出“社会大美育课堂”,为学生团组提供艺术教育导赏。对此,孙乃树认为,这是上海对高品质文化追求的现实写照,也是对重磅展览的学习和致敬之旅。

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十大艺术博物馆之一,英国国家美术馆收藏有2600多件欧洲绘画杰作,很少赴外巡展。此次是为筹备2024年建馆200周年的庆典,英国国家美术馆重新装修,这批珍贵的馆藏才有了跨国巡展的机会。上海博物馆方面表示,很荣幸促成英国国家美术馆此次亚洲之旅并成为展览首站,也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合作伙伴,使得中国观众无需远赴伦敦,便可欣赏到欧洲艺术巨匠的绘画名作。

这次堪称经典的400多年艺术巡礼,汇聚了英国国家美术馆的馆藏精华。展览共分八个版块,通过精选50位艺术家的52件作品,完整呈现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后印象派的发展脉络。希望通过对艺术之美的分享和欣赏,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

“特别是经历了抗疫之后,我们更加需要和世界交流,这是2023年一个很好的开场。”孙乃树这样理解。

    一条穿行于八大版块里的观览路线    

观众在此可以欣赏到包括贝利尼、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丁托列托、卡拉瓦乔、普桑、凡•代克、伦勃朗、委拉斯贵兹和卡纳莱托等古典大师杰作,以及不容忽视的英国画家透纳和康斯特布尔的绘作,还有塞尚、雷诺阿和梵高等的传世佳作。

孙乃树此前在走访上博与业内交流中了解到,如何遴选展品,如何体现中国人对欧洲经典绘画的解读,其中有权衡也有博弈,最终在策展里埋下了一条自洽的逻辑主线。一位位巨匠和所选作品背后,代表的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起始,一路追溯北方文艺复兴、威尼斯画派、样式主义、巴洛克、荷兰画派、洛可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熠熠生辉的艺术流派。

展览的八大版块是这样的——

第一版块“波提切利和15世纪意大利绘画”版块,展示的是在15世纪意大利绘画全盛发展时期两个截然不同的流派。在这一版块中,观众可看到梅西那《书房中的圣哲罗姆》、贝利尼《圣母子》和波提切利《圣泽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等名作,近距离观察当时不同流派画作的差异与特点。

第二版块是“拉斐尔和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版块中观众可看到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们创作的宗教艺术、肖像画、历史和神话绘画,如拉斐尔的《圣母子与施洗者圣约翰(加瓦圣母)》、提香的《女子肖像》、柯勒乔的《维纳斯、墨丘利与丘比特(爱的教育)》等,从中感受古典主义在画家笔下的“神圣力量和重生”。

第三版块是“戈塞特和北方文艺复兴”。本版块将展出戈塞特的《年轻公主(丹麦多萝西娅?)》、阿尔特多夫的《人行桥风景》以及布克莱尔《四元素:火》《四元素:水》等,观众可从这些作品精细自由的笔触中体会早期荷兰派绘画特点。

第四版块“卡拉瓦乔和意大利及西班牙的巴洛克绘画”。展出卡拉瓦乔的《被蜥蜴咬伤的男孩》,在这幅作品中,卡拉瓦乔成功捕捉到了被蜥蜴突然咬到后男孩一瞬间的表情和动作,极为生动,让观众能直接感受到男孩的痛苦和惊讶,并将其演变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便是卡拉瓦乔艺术中的革新,对欧洲艺术家产生了持久影响。他对强烈的动感、特殊的光线和饱和色彩的运用,影响和催生了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

第五版块“伦勃朗和17世纪欧洲北方绘画”展出凡·代克的双人肖像画《约翰·斯图亚特勋爵与其兄弟伯纳德·斯图亚特勋爵》及伦勃朗的《63岁的自画像》,两人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可从这两幅作品中窥见一斑。伦勃朗和凡·代克都是17世纪欧洲北部的杰出画家。凡·代克擅长描绘人物肖像,虽然他是鲁本斯的学生,但他对人物的肉体、皮肤的质感、贵族们华丽服饰和闪光绫罗绸缎的绘画技巧绝不在鲁本斯之下。相较之下,伦勃朗更偏好探索不同绘画媒介带来的可能性,他常用特别强烈的光线、阴影和纹理来描绘人物,尤其是他的自画像。

第六版块“卡纳莱托和18世纪欧洲绘画”,第七版块“梵高和印象派绘画”和第八版块“透纳和英国绘画”聚焦的是18世纪以后西方绘画的发展。

    一种更多元的审视和鉴赏    

作为一名讲授《西方美术史》的大学教授,得知展览时,孙乃树内心曾闪现过疑窦,以一家美术馆的藏品,是如何来讲美术史的宏大叙事。“那是非常困难的,美术史非常博大,如何通过藏品说好这段历史,引起我的极大好奇和兴趣,我要去看一看是怎么做到的。”一开始,孙乃树就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命题。

“第一印象是和常常提及的美术史有一些不一样的作品,或者说是跳脱了最最惯常的认知,带来更多元的视界,细品后会发现,的确可以称得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欧洲美术史大展,那是在构建一个欧洲美术史宏大叙事的时候,建构了一个更加多元的艺术阐述。”

孙乃树认为,展览恰恰是在用今天后现代的观念来审视历史。后现代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否定宏大叙述,否定以前单一的对某一个事件的定论。今天的呈现,恰恰是一种多元的眼光来看待西方艺术史。

“由此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展览提供了关于西方美术史更多的内容和话语,甚至是我们以前忽视的,被主流阐释遮蔽的,都可以拿出来,再来形成建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也给我们带来启示,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思考我们文化的。”

从展览的名称上,一头是波提切利,他是文艺复兴早期最有成就的艺术家;一尾是梵高,作为19世纪末即将迈入20世纪的人,梵高实际上代表的是现代主义的艺术价值,是一个跨越在中间的人,可以视之为导向现代主义的艺术家。这在孙乃树看来,这是此次展览鲜明的特点,很多版块都引用“跨界”的人,突出从前一个阶段引入到后一个阶段的代表性艺术家的作品。

同时,作品选择上也有看点。波提切利代表作品最为耳熟能详的是《维纳斯的诞生》和《春》,作品凭借明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恬淡的诗意风格和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常为艺术爱好者和评论家们所津津乐道。此次展出的恰恰是波提切利不太为人关注的另一种风格的作品《圣泽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作品构图、技法、叙事上凸显出早期艺术家的探索和精湛,让我们看到了更加全面和完整的波提切利。

同样的,此次展出的梵高《长草地与蝴蝶》也很有看头。这是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为数不多的梵高作品之一,描绘的是梵高短暂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在法国南部的精神病院疗养时,看到的院里的那一片草地。它让我们看到梵高的被《向日葵》、《星月夜》所遮蔽的丰富、多样和深刻。

“展览里,你本来期待中的作品和实际呈现的会有部分的错层,这既让我们享受着人类历史的博大和隽永,同时也让我们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地怀抱着后现代的非宏大叙事的多元化抱负和眼光。”孙乃树说,大家都知道,艺术是非功利的,我们欣赏美术,学习美术、从事美术,实际上也是在探索怎样超越我们人类的生存,怎样超越功利,超越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继而站到更加宏大的世界、人类的角度,来看我们的人生和生活。

    一份踏足之前须知的“私家笔记”    

“最好的艺术理论就是艺术史。”人们对艺术的宏观了解,其实通过史来把握,从而知晓观念的演变,方法技巧的发展。“我是做美术史的,确实,我主张普通观众也要提前做一些功课,波澜壮阔的美术史有着宏大建构,因此,如对宏观的历史过程有一个整体把握,那么,去看这样的展览就会比较明白通透。”孙乃树认为,如果要再做一个快速素描,这八大版块其实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去帮助自己理解:文艺复兴时期;17、18世纪风格变化多样化的时代;19世纪跨到20世纪早期的后印象派杰作。

在展览开场,迎面而来的并不是巨幅画作,反而是几幅小尺寸的精美作品。在孙乃树看来,实则是有寓意的。跟随梅西那石灰板油画《书房中的圣哲罗姆》,我们的目光被邀请穿过石拱门,来到一个宁静而明亮的内部空间,这里像是一座哥特式教堂。圣哲罗姆是4世纪的一位学者和僧侣,正身穿红衣主教长袍,坐在书房里看书。“透视”的技法,在作品的大处和细节中,都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实际上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追求。

展览中,文艺复兴从早期到鼎盛时期的作品,不乏跳脱惯常认知的呈现。孙乃树举例,大家非常熟悉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是“文艺复兴三杰”,此次展出的只有拉斐尔画作《圣母子与施洗者圣约翰(加瓦圣母)》。“他笔下的圣母和人物肖像画非常美,是一种高于生活的理想化的美。拉斐尔是古典主义美术的代名词,他足以代表文艺复兴盛期的伟大成就。”

孙乃树说,美术史概念上,吸引更多目光的是“佛罗伦萨画派”,容易遮蔽“威尼斯画派”,但此次展览凸显了威尼斯画派的先驱乔瓦尼·贝利尼,展出了提香早期的大作品《女子肖像》,恰恰都是过往不那么突出的。现场观众可以通过比对,直观体会两者在西方美术史的发展。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晚期,还有重要的样式主义。“丁托列托可以说是样式主义的代表人物,和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完全不同,他画笔下的肖像画非常有个性,有强烈的人物情绪在里面,而不是概念化的。”孙乃树说,当现代艺术出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恰恰也是表达了艺术的另一面。

另外,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既延续宗教绘画,又注入了更多民间气息和世俗的烟火,囊括风景、肖像、静物和日常生活等题材。此次展出的就有两幅大件作品《四元素:火》和《四元素:水》。

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实际上是资本主义贵族和宫廷的大发展,反映到绘画上,主要有4个画派:巴洛克,荷兰画派,洛可可,古典主义。各种的代表人物和画作,在孙乃树看来,依然遵循着选取有足够分量代表美术史上的一个风格流派或者转折。

至于19世纪以及之后,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轰轰烈烈社会文化的变革,在出现启蒙主义运动后,又造就了艺术上一波新的辉煌……

   ◤ 作品导赏掠影 ◢   

卡拉瓦乔,《被蜥蜴咬伤的男孩》,约1594-1595年

卡拉瓦乔是艺术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原创画作引人注目,以其强烈的自然主义和戏剧性的光线运用,对欧洲艺术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他还极其重视观察自然,并提倡绘画要直接从自然中而来,这也是他艺术最具开创性的特点之一。

在这幅作品中,卡拉瓦乔成功捕捉到了被蜥蜴突然咬到后男孩一瞬间的表情和动作,极为生动。这幅画介于风俗画和静物画之间。通过画面,让观众能直接感受到男孩的痛苦和惊讶,并将其演变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便是卡拉瓦乔艺术的创新。他将故事中某个时刻通过强烈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并将其牢牢的扎根于现实。

梵高,《长草地与蝴蝶》,1890年

梵高是最受欢迎的后印象派画家之一,纵观其一生,他几乎没有卖出过一幅作品,生活贫困潦倒,尽管人生遭遇挫折,也未曾动摇艺术创作的信念。他的作品特点是其明亮鲜艳的色彩,极具表现力和情感张力,并充满活力的运用了浓重又有冲击力的笔触。

从1889年5月至1890年5月,梵高因病住入法国南部圣雷米附近的一家精神病院,院方允许他在医院的一些特定场所作画,其中就有一片被梵高称为“废弃花园”的地方。他形容那里“草长得又高又乱,夹杂着各种杂草”。在院期间,梵高创作了诸多素描和油画作,都描绘了这一小片人迹罕至的花园。

在这幅作品中,梵高细致描绘了一片草地和杂草,几只白色的蝴蝶正在草地上盘旋。画面上方是一条通向远方的小径,给人以无限遐想。梵高将浓墨重彩的笔触在不同方向上彼此叠加,呈现出一片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动态。他调和了绿色、黄色、赭和白色,又点缀蓝色、丁香色以及紫色来描绘草地丰富的色调,突出和强调对比色和补色的运用。

1890年5月4日前后,梵高在一封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工作进展顺利,我已经完成了两幅新剪草地的油画。”这幅被认为是其中之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常鑫/图 施培琦/视频

编辑:马鈜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