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这样的“后门”开得好
2023-04-03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说起“开后门”,普通老百姓都深恶痛绝,它代表了社会运行中公权力的公器私用。但这些天在上海,市民们提起普陀区中鼎豪园的“开后门”,却赞不绝口。

这个小区北侧到地铁站的直线距离仅600米,但因为小区外就是企业园区,小区里的上班族们要去坐地铁,就得绕南门,花近30分钟走上2公里。为了响应居民在北侧开个“人行后门”的呼声,真如镇和长征镇两个街道联手,实地调研并多次协商方案,最终这个“后门”真的开成了!让小区里的居民们激动不已,也在全市引起了轰动。

有“后门”的新闻,还有“后窗”的新闻。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设立了全市首个街镇层面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市民或企业、单位在正常受理窗口办不了或难办的事,都可以来这个特别的窗口求助或咨询,后端工作人员会像专家会诊一样,为市民解决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

上海是一座特大型的国际大都市,城市管理者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特多”的具体问题。对个体,如何解决市民的合理需求,对社会,如何营造优越的营商环境,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课题。曾有人担心,如今针对管理者严格的监督机制,会让他们抱有“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出现“庸政懒政”的现象,遇到事情总是打太极,出了事情急着撇清自己。

但好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鲜活案例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像中鼎豪园“开后门”案例中,其实背后要协调的各方关系太多太复杂——居民希望能有近路,但作为企业,园区也有服务入驻企业、保障入驻企业隐私和安全的需求,更何况,这还涉及到两个不同的街道,出了问题算谁的?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如果想推脱,一句“没有这个规矩”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甩掉这个麻烦。而且,即使这些麻烦都已经解决,到了后期实施阶段,还出现了居民“众口难调”,有人不愿意将后门开在原定楼栋位置的情况。对于已经花费了大量精力协调的各方来说,这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甩手的理由?可我们的管理者对此坦然地说:“既然是大家的事,那就大家商量着办。”群众的力量被发动了起来,最终选址也几乎是皆大欢喜。

这样做,是因为基层城市运行管理者,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主动“向前一步”,主动解决百姓关切的痛点。背后,是上海引以为豪的以人为本的城市精神。

上个月中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一定会推动各级干部多到基层去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帮助基层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坐在办公室里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这句话也成为了被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一句“大白话”。这句话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它阐明了社会治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这样的“后门”“后窗”,才真正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周晓 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