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 | 对相约赴死的迷路的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2023-04-13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前不久,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玻璃栈道四名年轻人轻生的新闻,让不少人震惊。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相约赴死的真相也在公众面前曝光。人们唏嘘、同情,但专业人士却敏锐地察觉到,原本天南地北素不相识,跟外界也不愿多交流的几个年轻人,为什么能够相约赴死?于是,有媒体进行了调查,发现了“轻生群”这样的暗黑存在。这些看似私域的群中,却在暗暗滋生着种种暗黑世界的罪恶,并不仅仅是“这个年轻人主动选择去死”这样简单。

这些“轻生群”的成员,成分相当复杂。一些是从网络论坛等公域循迹而来的,一些则是通过网友介绍加入的。他们当中,有抑郁症患者,有青春期深度迷茫的年轻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生活失望、负面情绪到达极点的普通人。有人只是来宣泄负能量,有人则真的是来寻死。但让一些潜入其中的志愿者和网警震惊的是,这些群中混杂着大量目的不纯的人,他们或为满足阴暗心理,或有利益获取的目的,在扮演着引导、教唆、煽动轻生的角色。

有人认为,加入这些群的,当然有不少是抑郁症患者,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来说,外界的干预与否对他的最终选择并无太大意义,引导教唆煽动也只不过是坚定了他的决心而已。虽然,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黑与白,也没有简单的对与错,我们难以控制一个个体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但是对于这种出于不可告人目的去引导别人轻生的暗黑界渣滓,社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必须严厉打击,用雷霆手段显慈悲心肠。因为他们的危害真的太大了,是健康社会肌理中暗藏的可怕毒瘤。

事实上,加入这些群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虽对生活失望,但并未坚定到必然走绝路的失意者,以及一大批人生观尚未成型,在青春期懵懂茫然的年轻人。仅仅是因为学业很重,工作很累,仅仅是因为失恋……他们就走到了人生的悬崖边。而那些潜伏在群中的毒瘤,看他们在悬崖边犹豫的时候,不是拉一把,而是将他们猛推下去。这是犯罪!

要治理,确实是太难了。志愿者建议是看到了就举报,同时呼吁社区网络运营者加大群管理,但这些都是杯水车薪。一个群被封了,他们会迅速转战另一个群;有人被举报了,他们会更加小心审核和监视,发现群里一有正面引导的苗头,就立即扼杀。当群里永远保持着一边倒的负面情绪,群中人想不悲伤颓废都难。

这种时候,其实就到了考验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时刻了。将这种暗黑存在,及时曝光在阳光下,让公众了解,它有一天也有可能伤害到你的家人、孩子甚至你本人,应该让公众了解到它的危害性,生出警惕之心,完成基本面的认知普及。在这个过程中,催生更多的志愿者,“朝阳群众”的力量,不仅可以对这些暗黑群造成震慑,实际上也能帮助到身边需要心理疏导的人。在全社会加强共识之后,也让更多的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到,人生或许艰难,但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孤军奋战。人生路很长,一时的金钱、爱情缺失,一时的压力爆棚,可能会让你痛不欲生,但人生也有种种柳暗花明。在这方面,我们的古人,有太多“穷而豁达”的人生态度值得效仿。

在建立广泛预防的社会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法治要重拳出击,心理健康等专业援助机构要给予专业支持,学校、单位、社区要营造阳光积极的环境,网络社区和社会团体要维护清朗健康的风气……让暗黑,不断被光亮驱逐。

还是那句话,我们难能阻止极端个体的选择,但健康的社会,应该通过遏制暗黑个体的侵蚀,让更广泛的公众避免走上极端。即使是大家最悲观的抑郁症,随着这些年的科普,是不是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很多普通人,是不是会在长时间的不开心和压抑之后,警觉到自己有可能是患病了,从而积极寻求医学的援助?最直观的例子,不就是去宛平南路600号挂号的普通人变多了,大家不再对这个地点讳莫如深?

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我们呼吁重视“相约赴死”这样新闻的意义所在。光往前进一寸,黑暗就会往后退一步。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周晓 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