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重启,“国民奶奶”陈奇获特殊贡献奖
2023-04-1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作为上海著名文化品牌之一的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今年重启,将于4月21日揭晓第31届白玉兰戏剧奖的全部奖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今天获悉,第31届白玉兰戏剧奖各奖项提名名单已经产生,主角奖提名演员20名,配角奖提名演员10名,新人主角奖提名演员5名,新人配角奖提名演员5名。本届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授予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奇,奖励其为中国话剧艺术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上海戏剧大码头地位凸现,优质剧目云集

白玉兰戏剧奖由上海市文联、上海市文旅局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上海市剧协、上海文学艺术院、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承办。今年是白玉兰戏剧奖时隔三年之后的重启,评选对象包括了对2020年至2022年间在上海市正式线下公演的国内各类戏剧剧目,因此格外热闹。

据介绍,本届白玉兰奖参评剧目多达68台。其中,上海剧目27台,外省市剧目41台。按门类分,戏曲类剧目31台,从剧种来看,涵盖京剧、昆剧、沪剧、越剧、淮剧、黄梅戏、粤剧、川剧、豫剧、婺剧、锡剧等10多个剧种。话剧、儿童剧、滑稽戏共28台,音乐剧、舞剧、歌剧、杂技剧共9台。

参评本届白玉兰奖的演员总数也多达118人,上海院团演员40人,外省市院团演员78人。入围主配角奖的演员中,中生代发挥出色,表现突出,还有多位名角此次力争二度“白玉兰”。青年戏剧演员的舞台表现也很出色,体现了传统戏剧艺术传承的喜人成果与戏剧表演艺术发展的可期前景。

由于白玉兰戏剧奖只评选来上海演出的剧目和演员,而在过去三年中,虽有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但仍有那么多优质剧目来沪献演。主办方告诉记者,这充分体现了白玉兰戏剧奖海纳百川的精神,彰显了上海戏剧大码头的地位。

线下演出集聚效应明显,戏剧和戏曲齐飞

上海近年一直在推进亚洲演艺之都建设,并且成果显著。这使得上海在这座城市可以看到国内外优秀团体的优秀演出。而白玉兰戏剧奖自1989年创立以来,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戏剧奖项。很多名家已经得过梅花奖,但觉得再得一次白玉兰奖才算圆满。这某种意义上也推动了大量优秀剧目云集上海。

主办方介绍,在过去3年中,上海线下演出的集聚效应明显。如“演艺大世界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上海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等活动,使得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原创作品,尤其是新创作品,在上海的戏剧舞台得以展示,大部分首次献演上海舞台,其中更有多部作品获得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华奖等,是国内文艺原创力的生动体现。

戏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本届白玉兰戏剧奖戏曲演员表现依旧亮眼,能从中看到戏曲艺术的传承脉络以及适应新时代演艺风尚的时代要求而做出的某些探索变化。他们的参评作品既有对传统的扎实传承,也有新的改编诠释,紧贴时代脉搏,在守正创新中,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领戏剧艺术前进方向。近年来在上海的演出市场上,音乐剧、舞剧异军突起,特别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而杂技剧作为一个在演艺市场新兴起的剧种,表现也十分亮眼。

坚守评审原则,陈奇获特殊贡献奖

白玉兰戏剧奖能三十多年中屹立不倒,并且持续壮大,在艺术家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成为中国重要的戏剧奖项之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奖项有极其严格的评审规则,是一个干净、纯粹的奖项。

记者了解到,今年白玉兰奖由上海市文联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奚美娟担任白玉兰戏剧奖第四任评委会主任。评审方式为视频申报,线上观摩,线下集中评审。本届评委会严格恪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于3月21日至27日进行了封闭式集中观摩与评审。在为期7天的观摩评审期间,评委会共召开了4次初评会议及1次终评会议。评委们对所有参评对象进行了广泛、充分的评议并集体投票,产生了本届白玉兰戏剧奖各奖项终评入围演员名单。

目前唯一揭晓的是本届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这个含金量很高的奖项授予94岁的表演艺术家陈奇。今年94岁的陈奇老师,陈奇是无数人心中慈祥而亲切的“国民奶奶”,也是上海戏剧界当之无愧的常青树。她1929年出生于河北唐山,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表演系。在中学时期,她就被中共地下组织创办的洪流剧社吸收为演员,并开启了日后为之奉献至今的戏剧事业,一投身就是75年。陈奇师从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新中国成立后,陈奇加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成为一位话剧演员,在《刘胡兰》《枯木逢春》《于无声处》等经典剧目中均奉献了精彩的演出。对新一代的观众来说,她更为人熟知的,则是在《上海一家人》《十六岁花季》《孽债》《夺子战争》等影视剧当中塑造的经典老太太的形象。

艺术家走基层,白玉兰奖惠及群众

第31届白玉兰戏剧奖颁奖典礼将于4月21日在文化广场举行。颁奖典礼将以“经典化、数字化、精品化、互动化”为策划思路,在充分体现戏剧艺术自有的经典性与艺术感的同时,为呼应当下"数字城市"的时代发展方向,以数字化的呈现方式为艺术赋能。届时,主角奖、配角奖、新人主角奖、新人配角奖等主要奖项都将一一揭晓。

为了鼓励、引导更多的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白玉兰戏剧奖获奖演员组成的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艺术团自2015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批获得白玉兰戏剧奖的中青年戏剧家在当年的颁奖活动前后,深入基层演出。本届开始,白玉兰戏剧奖将恢复深入基层的展演活动。颁奖典礼后,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艺术团将赴嘉定、松江演出。5月下旬,将有10部参评本届白玉兰戏剧奖的优秀剧目进行展演,送戏到百姓家门口,此活动也是本届白玉兰戏剧奖新设立的举措,进一步拓展白玉兰戏剧奖的外延和影响。

据悉,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创设于1989年,至2019年度已举办了30届,申报剧目2200余台,剧种近90个,参评演员3700余名,获奖演员700余人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