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肿瘤预防、筛查、诊疗和康复,上海又有赋能社区新动作
2023-04-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随着群众防癌抗癌意识的提高,以及肿瘤诊治技术的飞速发展,肿瘤疾病逐渐从一种“绝症”变成一种“慢性病”。“肿瘤患者‘足不出社区’,就能获得专业、规范的随访和康复指导,这既是患者所盼,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抗癌协会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文英说。

本周是第三十四届上海市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4月19日,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浦区殷行街道党工委主办的2023年肿瘤防治宣传周赋能社区健康促进活动中传出消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共建基层肿瘤防治医联体。这意味着,上海社区居民在家门口能够获得便捷、高效医疗服务的范畴在不断扩大。

  // 家门口优质便捷服务正在扩大 //  

在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一科主任徐烨教授和4位全科医生,就肠癌患者的运动康复、科学随访等内容做了专业指导,并对一位65岁的肠癌术后患者张先生详细问诊。“你术后恢复得挺好,不能一直躺着不动,要加强运动,这将有利于你疾病康复”。徐烨教授语重心长地说。

而上海市抗癌协会康复管理专委会常委、上海体院武术学院王震教授现场带领社区居民体验了肿瘤运动康复功法。王震说,希望以社区为基础,形成体医社融合的康复锻炼者招募活动,组建癌友生命活力加油站,参与中国传统功法康复锻炼。

深入社区,推进分级诊疗建设落地。据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共建基层肿瘤防治医联体,建立健全集预防、筛查、诊疗、康复于一体的全程管理体系。此次首批签约联合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浦东新区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浦东新区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院将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加快下沉,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肿瘤科普宣教活动,提高居民肿瘤预防意识,降低癌症发病率;借助早期癌症筛查,识别风险人群,提高癌症早筛率;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专家门诊转诊绿色通道,提高癌症早诊率;开展全科医生肿瘤专科培训,提高社区肿瘤防治力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吴炅告诉记者。

在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崔明看来,伴随着上海分级诊疗建设深度、广度和精度的不断提升,伴随着三甲医院对社区基层医疗单位的赋能,上海社区居民在家门口能够获得便捷、高效医疗服务的范畴在不断扩大。

  // 一场肿瘤康复患者的大调研正开启 //  

与此同时,顾文英带领社工与科普专业人员开启两场座谈调研:一场是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的“康复促进工作者座谈会”,一场是面向社区肿瘤康复患者及家属的座谈会。

肿瘤康复促进工作者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正是顾文英副书记提出的。肿瘤患者的康复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指导,还需要各级各类专业人员的帮助,包括基层医护工作者、医务社工、社区工作者、专业志愿者都与肿瘤患者的康复质量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开始对社区肿瘤康复促进工作开展摸清‘家底’的调研工作,围绕肿瘤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专业志愿者开展肿瘤防治健康促进需求调研,就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涵盖个体的医疗、护理、社工、心理、营养、运动等需求的调研,”顾文英说,希望能形成肿瘤防治健康促进工作的问题清单、找出目前工作中的急难痛点,后续将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开展基层健康促进工作者技能培训,打造社区肿瘤防治健康服务示范点。

此外,对于肿瘤患者在社区康复中急难愁盼的问题,肿瘤医院当天也启动了相关调研。“通过走访调研,着力解决‘民之所盼、患之所需’的肿瘤患者康复新需求,切实将相关项目的开展,有效瞄准肿瘤患者需求‘靶点’,精准施策,让更多群众在未来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真正获益。”顾文英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