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 奋斗有我|全面深化改革,让更多青年遇见共青团
2023-04-24 青年

本文摄影 青年报记者 吴恺 施培琦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加大新兴领域青年骨干的挖掘和培养力度、“一专一站两联”工作机制……这些名词的背后,是上海共青团下决心全面深化改革的示范实践。每个名词背后也是各级团干部不断创新的工作努力。

全面深化改革后,社区里的年轻人“冒出来”了,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新兴领域青年与团的距离更近了;团代表联络站使得青年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

  让青年与社区“双向奔赴”  

尚海郦景社区有青年2705人,占比60%。“青年在哪里”这个问题曾经一度让浦东新区洋泾街道团工委成员赵路桥十分困惑,是尚海郦景社区的网络社群建设实践,让他找到了答案。尚海郦景共青团组织大胆构建部落制的“云尚社区”,注重运用地缘、业缘、趣缘、益缘、学缘等机理,以网络社群为团结凝聚社区团员和青年的重要载体,并从中培养青年骨干,将成熟的线上青年社群孵化培育为团属青年社团与项目,从工作覆盖、服务覆盖中不断拓展组织覆盖,共青团城市基层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得到了更大的彰显与提升。

从2015年因为买房而建群,建立松散型的业主群,到对所有的群进行规范化管理,经过七八年的孵化,尚海郦景社区逐渐形成了一个部落制的“云尚社区”,为每一名社区青年添加标签、精准画像、虚拟办制会员卡。

“尚海郦景社区有着成熟稳定的网上社群部落,体量庞大,而且每个群都很活跃,这让我既兴奋又紧张。”尚海郦景团支部书记张英说,“船做大了,需要扯好帆、掌好舵。”尚海郦景社区共青团组织及时介入引导,将网上社群建设中涌现出的群众骨干培养为团青骨干,将优秀青年推荐为共产党员,将线上社群落地为实体化社团,开发为特色鲜明、功能稳定的基层团的工作项目。

比如“悦动”系列、“悦享”系列、交友系列等项目,在社区团组织的培育孵化下,多措并举筹措项目运作资金,目前已由青年骨干牵头开展线下活动153场,5000余人次参与。

晚上近10点,闵行区马桥镇景城品雅苑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张挺刚到家。原来,最近她忙着去华师大美院,协商大学生进社区做微改造的事。

“社区共青团工作要做好,一定要打破‘心墙’,除了借助小区内的居民资源外,还要拓宽思路和共建单位产生链接。”张挺告诉记者。

张挺所在的景城品雅苑是2016年交付的商品房,业主中70%都是年轻人。在排摸过后,她发现研究生学历的业主人数多达五六百。

通过挖掘培育,社区成功组建青年业主“超能战队”,共有骨干35人,服务内容涵盖养生、美食、助老、亲子教育、社区治理等方面。

业委会成员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有3名80后通过法定程序被选入小区业委会,占比60%。

“通过引导,越来越多的青年参与社区事务。许多人原来以为社区志愿服务只限于捡垃圾,渐渐地,他们从社区的旁观者到成为参与者。社区活动不再是以居委干部为主,居民成了举办活动的组织者。”700多名志愿者,3个月内服务时长超过2.4万小时。当拿到这个统计数据时,张挺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仅如此,该社区还孵化了本土团属社会组织“乐佩公益”,服务覆盖1124个家庭。

张挺介绍说,这些年来,小区积极开展居民微信社群的孵化和管理。由居民区团支部负责管理小区“第二楼组长”群和志愿服务群,由“乐佩公益”管理各类社区兴趣小组群,已建立各类微信群26个,总计覆盖2000余人。在基层团组织指导下,业委会的80后委员通过随申办平台,创新使用“马尚投”线上投票工具完成社区维修资金使用的投票。上班族业主投票参与率不高、投票结果易遭质疑等问题被区块链技术轻松化解,同时也激发了青年业主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小区陆续进行了游乐园地坪改造、社区老旧沙池改造健身场地、61号路面翻新改造等一系列硬件设施改造。

  激发新兴领域青年创新创造活力  

“可能年轻一代对于码头号子并不熟悉,它见证了上海港码头的历史变迁。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上海港码头号子已先后成功入选市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今年团杨浦区委开展的新兴领域青年座谈会上,该非遗项目国家级传承人贾志虎唯一的徒弟张旻杰呼吁,通过共青团招募有志青年,一起参与码头号子的传承。

和张旻杰一样,90后郑骁捷也遇到了共青团。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上海联络办秘书长、杨浦区青联委员的他带领的上海街舞联盟于2019年获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入选“新时代上海闪光青年”选树宣传名单。

郑骁捷回忆说,联盟和共青团第一次发生交集是在2019年。彼时,团杨浦区委打算举办“滨江人人市集”,预判到来逛市集的可能都是老年人,为了吸引年轻人,便与上海街舞联盟合作举办街舞赛事,果然效果显著。这样的合作持续了好几年。今年5月,重新开张的“滨江人人市集”将继续邀请街舞青年在杨浦滨江激情热舞。

“以前,街舞青年属于小众群体,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关注到我们这一新兴领域的从业者。”当街舞青年遇到共青团,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街舞快闪活动和“乡村振兴 筑梦街舞 上海-丽江(云南)公益行”等活动中。去年3月,街舞青年又在团市委的号召下,化身“大白”,活跃在街头小巷,帮助运送物资。

“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筑梦计划’,举办‘青春社区’赋能沙龙,以‘创青春’等品牌赛事为依托,发现、培养、举荐新兴领域青年人才,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团杨浦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团区委针对全区青年中的新文艺青年、非遗传承人、街舞青年等不同群体深入摸排,组建网上青年社群,形成新兴青年增量花名册。另外,还开展《新就业形态从业青年现状及服务策略研究》课题,及时掌握新兴领域青年切实需求。

据了解,团杨浦区委下一步将结合青联学习社、青年讲师团等“青”字号品牌,在新兴领域青年中组织开展宣讲,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引导,将优秀新兴领域青年选入青联,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聚焦在线新经济青年和海归青年聚集地,探索建立国际社区青少年示范点,为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创造更优环境。持续挖掘、宣传青年达人典型,充实杨浦新兴领域青年人才库,吸纳优秀新兴领域青年骨干加入青联和团属社团。

  让团代表化身青春代言人  

当团代表联络站遇到“青春社区”会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记者从团长宁区委了解到,该区在10个街道(镇)实现团代表联络站全覆盖,242名团代表编组进站全覆盖。该区还构建了“1+10+N”工作体系,即1个联络总站、10个街镇联络分站和N个活动阵地。

“青年业委会议事中心”是长宁鼓励团代表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实践。为了让更多青年的“金点子”化作城区治理的“金钥匙”,团长宁区委建立“青年业委会智库联谊会”,成立6家“社宁居”青年业委会议事中心,引领团青骨干在优化社区环境、化解物业矛盾、参与文明创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青年设计师、西延安中学科普点位等全龄青年的关注下,北新泾街道首个“慧居家园”青年议事厅孕育而生,来自居委会和物业的青年骨干、热心社区事务的青年业主、区域化团建联盟单位代表的10位青年成为首批成员,他们利用自身特长为小区治理建言献策。

在关于“生境花园设计方案完善”议题的讨论中,议事厅成员各抒己见。通过实地踏勘、居民意见征求、设计方案比稿等环节,这个紧邻大型社区居民活动中心的“阶梯式”生境花园即将亮相。

经历了各个环节的上海市西延安中学中队辅导员、区团代表黄镇岳为花园的利用提出了更多的建议,“和从书本获取知识不同,生境花园能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未来希望学生能有机会参与花园建设,并通过社会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团长宁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青年议事厅的基础上,从2022年底,团区委开始探索整合青工资源赋能社区治理,将10个青工系统团组织与10个街道(镇)团组织一一结对,发挥团代表联络站“枢纽站”的作用,动员引导团代表和青年人才深入社区、楼宇、园区。

在今年的学雷锋纪念日,团长宁区委就把团代表联络站叠加嵌入“家门口、楼门口、街巷口”,使青年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神经末梢”。比如国资团工委整合7支区属国企青年志愿者团队组成“七彩志愿联盟”,在虹桥街道为园区青年白领和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

  秉持创新理念“开门办团校”  

作为中央群团改革的试点单位,上海市团校在团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群团改革精神,剥离学历教育,回归主责主业。

2020年7月,团市委主要领导到学校进行调研,提出了“勇于自我革命,跳出舒适圈”的明确要求,学校加速推进改革。2021年11月,学校进入高质量发展加速改革新阶段,开启第三次创业新征程。

近年来,团校立足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政治学校这一根本定位,全面深化系统性改革,秉持“红色做红、特色做特、为红而特、因特更红”的创新办学发展理念,落地实施新三定方案,研发形成三大培训课程体系,聚焦青年干部培养、青年特色人才培养、青年科研咨政三大主责主业,全面革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构建政治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政治生态,打造政治学校特有的学科形态,推动教研咨管一体化的运行势态,形成展教结合的数字化校园业态,“开门办团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已经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特色省级团校的建设之路。

==   数读   ==

58

截至2022年,团市委面向新兴领域青年打造“筑梦空间”58个。

31

围绕外卖、快递、货运司机等新兴领域青年就业群体,制定工作方案,设置31个上海共青团“小哥服务驿站”常态化提供服务。

2.4万

闵行区一社区700多名志愿者,3个月内服务时长超过2.4万小时。

1+10+N

长宁区构建了“1+10+N”工作体系,即1个联络总站、10个街镇联络分站和N个活动阵地。


“以网络社群为团结凝聚社区团员和青年的重要载体,并从中培养青年骨干,将成熟的线上青年社群孵化培育为团属青年社团与项目,从工作覆盖、服务覆盖中不断拓展组织覆盖,共青团城市基层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得到了更大的彰显与提升。”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