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强军一甲子,永葆本色向战行
2023-04-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初夏的上海南京路,阳光明媚,游人如织。步履匆匆的人们总会被户外显示屏上的绿色身影吸引驻足,屏幕上的子弟兵或走街串巷扶危解难,或上天下海苦练硬功,大家说他们是人民军队的杰出代表,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名片。

这群子弟兵,来自第72集团军某旅三营八连。1963年,国防部授予他们“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毛主席为他们写下光辉诗篇《八连颂》,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将他们的故事传遍中国,如今已经整整60年。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光阴荏苒,本色永恒。一个甲子时光里,八连几度更换营区、几经任务转换、几番改革重塑,始终保持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全面建设不断取得新跨越,在人民军队行列中挺立起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  忠诚信仰标定前行航向  ※  

在八连采访,官兵们谈的最多、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成功经受住两场“时代大考”的考验。1949年,八连先辈打进上海后,本想继续随军南下解放全中国,但一纸命令让他们进驻南京路站岗执勤。面对“香风毒雾”侵袭,先辈们身居闹市、一尘不染,代表党在上海站稳了脚根。

2017年,面对转型成特种作战分队的巨大挑战,大家敢于从零起步、浴火重生,多次圆满完成实兵演习等重大任务,实现了从“霓虹哨兵”到“特战尖兵”的转型跨越。

时代大考,首先考验的就是忠诚。“过去,党叫我们站马路,我们就站马路,在腐蚀诱惑中一尘不染,成为闻名全国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现在,党要我们练特战,我们就练特战,练就要练成能打胜仗的尖刀利刃。”八连指导员薄佳旺说道。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八连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开展“2027年,我拿什么向习主席报告”展望活动,人人给5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在信中制订个人强军目标,区分5年分阶段逐步实现,引导官兵把个人梦想融进实现建军一百年目标的奋进征程……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八连一个个“微变化”推动练兵备战步伐不断加速:战备车辆停在了楼前,官兵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检验车辆性能、检查战备物资;背囊里装进了盐巴、味精、净水丸等小物件,离实战更加贴近;无人智能侦察课目成为训练“新宠”,实现了从“苦身子”向“强脑子”的转变;空军、火箭军等各军兵种相关书籍摆进了班排宿舍,联合作战理念深入人心……

行动的自觉、攻坚的意志,来自于理论的清醒。走进八连营房,走廊上“新时期,要把‘南京路上好八连’精神赋予一些新的内涵,与时俱进”的大字鲜红醒目。薄佳旺介绍道,这是2013年习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后,接见连队代表时的殷切嘱托。

  ※  强军使命引领转型冲锋  ※  

 4月25日,八连被国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从此,八连成为全国全军的一面旗帜。从省军区系统到野战军系统、从守备部队到特种部队,对于当时的转型之难,时任连长李旭记忆犹新:全连有特战基础的官兵不到10%,训练缺场地、缺教练、缺教材,第一次参加全旅建制连考核,仅仅获得第9名……面对个别人“基础弱、底子薄,成绩中庸也情有可原”的看法,八连党支部态度坚决:不做到一流就是对连队的抹黑,我们绝不做荣誉的守成者!

那段时间,全连每天早起1个小时练长跑,晚睡1个小时练力量。有的官兵甚至每天自主加练超过3个小时,直到连队逼着他停下来。干部骨干每人负责一个特战课目的示范教学。他们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请教了所有能联系到的专家教员。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只等一个适当的机会释放。

备考争分夺秒。考核标准是负重25公斤,他们就负重35公斤;考核规定复杂地形越野3公里,他们就找最难的路跑8公里;牵引横越的要求是25米,他们最宽爬过60米……

两个多月里,官兵们手掌和脚板磨烂了,胳膊和小腿又肿又胀。最苦最累的时候,所有人高喊着“八连必胜”咬牙坚持。正式考核时,八连的小队一路领先,勇夺战区陆军第一名。

如果说比武场是技能与体能的较量,演习场则是对实战能力的全面检验。去年盛夏,某之滨,一场实战化演习轰然打响。演习过程中,八连官兵连续4天3夜作战,成功实施了空对地精准狙击、战场撤离、水下长距离渗透等战法打法。演习结束后,八连官兵加紧梳理演习成果,形成了十余份珍贵教案。

从“霓虹哨兵”到“霹雳尖兵”,转型以来,八连在多个比武赛场和演训战场绽放异彩,先后涌现出1名陆军冠军、3名陆军“十佳”小队长、1名陆军“金牌”勇士,7名旅“霹雳尖兵”等练兵备战先进典型,连队年年都是军事训练一级连,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1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