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销全国,更要卖全球,上海科技产品打造“中国品牌”
2023-05-0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只有让国产医疗设备打破垄断,才能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就是打响国产品牌的意义。微创®机器人集团常务副总裁及首席商务官刘雨有一个愿景,那就是:“我们的国产手术机器人不光服务中国,更要服务全球”,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的初心。

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将于5月10日至14日在上海举行。今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探营部分参展企业后发现:上海不少科技企业正在倾力打造“中国品牌”,让“中国智造”登上世界舞台。

  ◆  国产手术机器人走向世界  ◆  

此次中国品牌日,微创医疗将带来旗下全系列手术机器人产品。

作为国内第一款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并获批上市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在微创伤手术领域中,实现了高于人类能力的对手术器械的精准操控。

截至目前,图迈已在全国16个省份及直辖市、37家医院累计完成近800例机器人辅助临床验证手术,全面覆盖胸腔、腹腔、盆腔的高难度复杂术式。

“我们的机器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迭代,我们的研发工程师很勤奋,他们与有情怀的中国医生一起紧密合作,通过大量手术实践及时改进产品。”对标世界知名同类产品,刘雨信心满满,“我国的5G技术比较强。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及5G通讯的发展,手术机器人有望扩展到更多外科专业并实现更高的手术精准度、灵敏度及智能远程控制。”

让刘雨自豪的是,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研发的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于2022年4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7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12月成功通过英国标准协会BSI的测试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欧洲CE认证的关节置换机器人。

2022年11月,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霍利斯灯塔外科医院完成首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为“中国智造”技术真正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  无人驾驶商用车落地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  ◆  

作为上海新赛道科技企业代表,西井科技此番将展出全球首辆新能源全时无人驾驶量产商用车Q-Truck,该产品已先后商业落地泰国、阿联酋、英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家。

作为中国正向研发设计、中国制造的无人驾驶品牌,Q-Truck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凝聚了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创新力量。2023年,Q-Truck还作为唯一无人驾驶卡车出镜电影《流浪地球2》。

“Q-Truck助力用户全球最早实现无人驾驶与人工驾驶混合作业,并首次实现无需安全员的无人驾驶集卡常态化运营,从2020年起产品已先后商业落地泰国、阿联酋、英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家。”西井科技战略发展副总经理胡鸿远介绍说。

2020年4月,西井科技无人驾驶Q-Truck车队发运到和记港口位于泰国的林查班港口。2022年10月,全时无人换电版Q-Truck成功登陆林查班港并落地应用。同年12月,E-Truck抵达林查班港并参与实际运营。

截至2023年5月,Q-Truck无人驾驶车队在该码头已完成超26万TEU的实船作业箱数,无人集卡与有人集卡相比工作效能可提升27.5%,Q-Truck车队采用新能源纯电驱动,单辆车每年为地球减少10.7吨CO2排放,相当于每年多植树700余棵。

同时,作为中国首家在阿联酋落地无人驾驶业务的上海本土AI企业,2021年Q-Truck无人驾驶集卡车队也出海中远海运阿布扎比哈利法港二期码头,助力哈利法港的数智化转型,赢得了当地及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

眼下,西井科技已成长为中国首家在全球范围商业交付无人驾驶车辆及系统超过数百套规模的公司,场景覆盖海港、陆港、制造工厂等货运物流,产品及服务落地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服务160余家客户。 

  ◆  抗癌药物在30多个国家获批上市  ◆  

复星创立31年来始终将“科创引领”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2022年,复星科创投入达到人民币104亿元,同比增加17%。截至2022年底,复星共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771项。这次复星旗下科技企业组团参展。

其中最亮眼的产品之一莫过于国际化创新生物制药公司复宏汉霖带来的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中欧双批单抗药物——汉曲优。

汉曲优于2020年7月和8月相继在欧盟和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和胃癌。针对该产品,复宏汉霖携手海外商业合作伙伴,全面布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以及众多新兴国家市场,对外授权覆盖约100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汉曲优已在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新加坡、阿根廷、沙特阿拉伯等30多个国家获批上市,其上市许可申请还获得了美国FDA受理。

成立于2021年9月的复睿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在伦敦、慕尼黑、上海、南京等多地设立研发中心,专注于智能驾驶技术的自主研发及落地,包括高算力硬件平台、关键感知传感器如4D毫米波雷达及融合感知技术等,集全球科研力量,赋能安全、高效且有温度的智驾出行未来,打响属于复星的“中国品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