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不逝,信念永存!纪念李白烈士牺牲74周年活动举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1949年5月7日,在上海长期从事地下电台工作的共产党员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于浦东戚家庙,牺牲时年仅39岁。为了颂扬李白烈士光辉战斗的一生,缅怀他的英勇事迹和伟大情怀,今天,“电波不逝 信念永存——纪念李白烈士牺牲74周年主题活动”在主会场中共四大纪念馆,以及李白烈士故居、世纪公园两个分会场开展。
“电台重于生命!”掷地有声的话语从中共四大纪念馆“小红花”志愿讲解员王则尧和青年演员杜延辉的口中一同说出,在以“少年传承”为主题的红色非遗舞台情景剧《电波中永生》的首场演出中,他们扮演了不同人生阶段中的李白烈士,将这位隐秘战线中的英雄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王则尧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告诉记者,之前自己观看过《永不消逝的电波》,非常感动,经过这次的演出,不仅让自己对李白烈士的故事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更是对他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许多人知道李白烈士的故事,都是从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始的。今天,李白烈士之孙李立立也来到了活动现场,把家里珍藏的《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电影配乐剧本捐赠给李白烈士故居。据他介绍,这是近日自己在整理奶奶的遗物时发现的,这些剧本距今已有60多年,上面还留有当年剧组写给奶奶的字:“慧英同志指正”。李白烈士故居馆长何瑛表示,这三本剧本填补了有关这部电影的历史资料收藏,接下来将进行数字化处理,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里面的内容。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演,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获得者王佳俊也来到了现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创作和演出中的感悟:“对我来说,每一场演出就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大幕打开,我穿着那一身长衫,在那个时候,好像李白烈士又回来了,让我觉得离他越来越近了。在演出的过程中,我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是作为该剧的第一代主要演员,如今我们上海歌舞团已经培养到了第四代了,而且演员们是越来越年轻,都是90后,我相信以后还会有00后、10后……不断地将李白烈士的故事传递下去,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活动中,中共一大纪念馆把馆藏国家二级文物“李白烈士修理发报机的工具箱”借给中共四大纪念馆,进行为期2个月的展出。已经追寻李白烈士事迹整整40年的李白烈士故居名誉馆长吴德胜以《我与李白一家三代缘》为题,开启了2023年度主题教育党课巡讲。
在李白烈士故居分会场,由新一届李白中队志愿者讲解员,上海久隆模范中学的崔顺子带领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参观故居。通过参观,让大家进一步了解烈士的英勇事迹,融入烈士的精神世界。在世纪公园分会场,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虹口区中州路第一小学等学校的“李白中队”学生代表聚集在烈士就义地,向李白烈士的塑像献花,缅怀烈士,朗诵了诗歌《致敬英雄》。时隔74年,李白烈士的形象再次在人们眼前鲜活起来,李白烈士的精神也将在年轻一代中继续传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