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科技视频UP主超百万,陈睿:让年轻人看到真正的科学达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
中国985和211大学的学生使用B站的比例达到了82%,B站上有116万名科技类视频的UP主,他们中很多都是在科技工作一线的年轻人。在5月20日上午开幕的第二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主旨大会上,Bilibili董事长兼CEO陈睿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如何让年轻人爱上科技?他表示,要让年轻人看到真正的科学,接触真正的科学达人。
9成复旦交大学生用B站
去年有116万名科技UP主
“科技内容在B站上面是非常受欢迎的品类,因为B站是中国年轻人聚集度最高的品牌,而且B站用户的受教育程度很高。”陈睿表示,根据调研,中国大部分的学生都是B站的用户,尤其是大学生,中国985和211大学的学生使用B站的比例达到了82%,其中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的学生的比例超过了90%。
年轻人爱学习,喜欢看科技类的内容,所以B站的知识和科技内容才能如此流行。数据显示,去年有2亿多用户在B站上面观看科技内容,他们还非常关注新的科技热点,比如说人工智能,B站上AI相关的视频,今年比去年同比增长86%。
同样,B站上也有很多专注科技内容的UP主,他们的视频不仅质量很高,大部分还是有专业性的干货。陈睿介绍说,很多UP主是真正的科学家以及科技工作者,其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两院院士以及各行各业的学者,目前B站是全网院士入驻最多的平台,累计入住的教授和学者共有645位。
除了这些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更多的科技视频的创作者是那些有才华的年轻UP主。过去一年,B站上有116万名科技类视频UP主,他们创作了1482万条科技类视频,同比增长98%。他们中很多是真正工作在科技一线的年轻人。
UP主李沐,是亚马逊的首席科学家,也是斯坦福大学的讲师,他在B站上发布了175个视频,这些视频里面有AI深度学习的实践,也有斯坦福大学的专业课程,他还带大家一起读论文。“以前如果我们想听李沐讲课,只有考进斯坦福大学或者入职亚马逊成为他的同事,而现在用户只需要打开B站,就可以和他坐而论道。”陈睿表示,正如一些用户的评论说“李沐老师是在做慈善”。
另一位UP主“老石谈芯”是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博士,中科院的副研究员,也是一名芯片行业的从业者,他的视频内容很丰富,不仅有芯片的技术解析,论文研究,还有行业的科普,以及与业内的学生、企业家对话的内容。“看他一个人的视频,基本上就相当于把芯片行业调研了一遍。”
让年轻人看到真正的科学
他们就会爱上科学
“我认为科技内容能够帮助年轻人开阔视野,年轻人在B站上看到科技内容之后,也会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就是在初三的时候读《电脑报》,看到了讲述微软开发windows以及裘伯君开发WPS的故事,于是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毕业之后进入金山公司做了程序员,一直在软件和互联网行业直到今天。”陈睿表示,如果年轻人因为在B站上观看了某个科技的视频,最终选择投身于科技工作,对于B站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所以B站在平台的运营以及推荐算法上,一直支持科技类内容的发展。
up主“稚晖君”是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粉丝有242万。他是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一员,他有一个视频是花了4个月的时间,将一辆普通的自行车改造成为可以自动驾驶、自动规划路线、自动等红绿灯规避故障的智能自行车。“我是全程张着嘴看完视频的。”陈睿表示,这条视频的播放量达到484万。
“稚晖君”的另外一条视频是设计了一台钢铁侠的机械臂,把人的手臂的动作直接同步到机械臂上,通过远程遥感控制实现各种高精度的操作。这条视频的播放量达到了660万。“他被B站的用户称为“野生钢铁侠”,评论区里有人说他一个人就做了一家公司的工作,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的全站工程师,这正是中国年轻一代工程师的代表,能力全面,而且很自信,会表达。”
“过去我们国内的科技爱好者是通过中文字幕看外国人做的科技内容,我相信未来会有很多外国人通过英文字幕来看B站上中国人呈现出的科技实力。”陈睿介绍说,“稚晖君”目前在上海创业,也可以算是上海的“钢铁侠”。他表示,这样的年轻UP主本身和其所传播的科技视频,正是B站一直希望打造的内容导向:“我们要让年轻人看到真正的科学技术,要让大家接触到真正的科技达人,我们相信科学技术本身就有无穷的魅力,只要让年轻人看到,他们就会爱上科学技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