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环游世界,上海文化展馆“暑期档”悄然而至
2023-06-15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随着暑期的临近,上海各大博物馆、图书馆也都进入了“暑期档”,推出了一批对青少年进行普及的展览。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注意到,今年“暑期档”引进版展览是一大看点,而有关中华文明的展览也占了相当比重。

新西兰原住民毛利族饱含韵律与节奏的曲目今回响于浦东美术馆,拉开展览“时间的轮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洋洲艺术与传承”的序幕。说到著名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人们一般都会想到人首翼牛像、梵高的静物画或者中国的瓷器,但这次浦东美术馆另辟蹊径,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引入了这个关于大洋洲艺术的展览。

记者了解到,“时间的轮廓”一展由“远航”“祖先”和“时间”三大主单元构成,展出了近四个世纪的110余件艺术品,其中包含一系列充满活力的巨型雕塑、仪式面具和特色服饰等。它们以共同的祖先为纽带,以木材、树皮、纤维、贝壳和骨头为材料,讲述了有关起源、祖先力量、仪式知识与表演的众多故事,呈现了大洋洲颇具地域特色的文化。

这些作品都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重藏。不久前该博物馆一部分馆舍开启修缮,这些珍贵的文物才得以有机会走出博物馆去世界巡展。浦东美术馆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向大都会提出该项目的合作邀请,于是上海成为这场历史性航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马克斯·霍莱因表示,“此次展览是一个非常独特且千载难逢的机会。大洋洲艺术或许不如法国印象派、欧洲现代主义绘画那般享有盛名,但它实际上也非常重要,其审美情趣与艺术价值不应当被忽视。”

而据浦东美术馆董事长李旻坤介绍,此次展览也是美术馆对展陈定位进行调整的一次尝试。“浦东美术馆不能只聚焦在西方绘画、雕塑这些受中国观众欢迎的文物艺术品上,艺术是多元的,既有大家喜闻乐见的,也有观众不了解的。通过展览进行推广,是美术馆的使命和责任。艺术教育、艺术推广不应受到某种思维局限,我们的想法是开放包容的。”

上海图书馆明天揭幕的“环游地球80天——穿越150年世界奇幻之旅”展览,是今年“暑期档”另一个重磅引进展。这个展览是他们与大英图书馆合作推出的项目。而展览的灵感来自于1872年“科幻之父”儒勒·凡尔纳出版的那部世界名作《环游地球80天》。

据介绍,《环游地球80天》串起了世界各国的很多名胜古迹,还有当时最先进的科学发明。而这些在大英图书馆的馆藏里都留下了珍贵的文献史料。所以“环游地球80天——穿越150年世界奇幻之旅”就以《环游地球80天》为线索,呈现大英图书馆数百件与之呼应的珍奇馆藏。在展览中读者可以看到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第一辆商用蒸汽机车、第一条地铁、第一部得到专利的电话、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份现代报纸等珍贵的图文资料和实物。

上海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上图东馆拿出了一楼的一二号展厅来呈现这个展览。整个观展的过程是沉浸式的,读者仿佛来到150年之前,循着《环游地球80天》主人公福格先生的足迹重走世界。这对青少年读者来说,是一个了解世界的机会。

而作为“何以中国”系列第二个展览,上海博物馆的“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6月19日也将正式开幕。这是今年“暑期档”有关中华文明众多展览中的重中之重。新一波观展热潮将如期而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