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千里送医、寻师者初心,交大医学院以别样方式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雷禹 李学澄
进一步深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云南地区的对口合作,作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重点支持的上海医疗专家组团式志愿服务项目,最近,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书记赵文华带队,率医学院相关部处以及12家附属医院专家赴云南开展组团式志愿服务和调研活动。
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特长、体现专业水平,专家团通过千里送医、实地取经、对口帮扶等形式,展医者仁爱、寻师者初心、递沪滇真情,将“实”字的要求贯穿到为云南医教领域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促进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 千里送医,展医者仁爱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疗专家团先后前往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洱源县人民医院、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开展多场大型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汇聚来自交大医学院12家附属医院的10余名优秀专家,专业覆盖普外科、口腔科、妇产科等10余个医学学科,活动累计服务当地患者2000人次。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义诊现场,看完病的杜奶奶激动地说:“活了80多年,没想到自己还能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上海的专家面对面看病,还是免费的!谢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谢谢医生!”
专家团们将健康送到西部人民群众的家门口,展现医者仁爱之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深度下沉,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践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办学使命。专家团一行还与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举行现场座谈调研,多年来,一批批附属瑞金医院医疗骨干前赴后继,帮助医院成功创建“三甲”,为医院建设成为东部涉藏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注入强大力量。
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向对口支援的洱源县第一中学捐赠图书、学习用品等物资,进一步深化与云南地区的对口合作,深度帮扶当地中小学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助推西部教育事业发展,传递沪滇深厚情谊。
◆ 实地取经,寻师者初心 ◆
为实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勉励精神,交大医学院专家团一行邀请思政特聘教授、洱海的守护者孔海南一通前往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洱源县海菜花培育基地等地开展调研,实地学习“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精神。
由孔海南教授带领的上海交通大学治水科研团队,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先后实施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水专项洱海项目,以“为学、为事、为人”为目标,牢记初心使命,十五年如一日坚守在科研一线,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新近出版的《海菜花开——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里,上海作家朱大建以动情笔触,记述的正是孔海南和他的团队十数年的治理洱海故事。
交大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文华说,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学习,大家真切地看到治水科研团队对“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誓言的真切践行,将科研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赤诚情怀。广大交医人也要认真学习弘扬黄大年式教师精神,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为医疗卫生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专家团成员既是医者,也是师者,大家表示,孔海南教授的故事让自己深刻领会什么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弘扬黄大年式教师精神,担好教书育人的使命,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活动通过情境沉浸式的调研,激励专家团们为培育有灵魂的卓越医学人才勠力奋斗,以别样方式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时间精心搭建“四个课堂”,强化“四学联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校园扎下理论之根、结出信仰之果。此次赴云南开展组团式志愿服务和调研活动是坚持教育实践两手抓的生动呈现,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具体表现,交大医学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挑起健康中国与教育强国的双重使命,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雷禹 李学澄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