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艺术季”上新,专家支招读懂博物馆
2023-06-22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端午小长假到来之际,包括“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大展的第二展“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大展”等一批重磅展览陆续“上新”,成为假期文化消费的爆款。在琳琅满目的重磅展览中,如何速览博物馆,有效率地看懂博物馆精品?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人类学者张经纬做客行知读书会,给观众和读者支招。

在张经纬看来,要读懂文物,最重要的是搞清楚文物的由来和背景。比如“山”,从铜制博山炉到李唐之《万壑松风图》,从汉武帝至北宋,古人对山的崇拜延续千年。就博山炉而言,先是宫廷出现了铜制博山炉,后来这种对“山”的审美走入民间,出现了陶制博山炉。

由铜至陶,对山的崇尚如何进入中国古代绘画?张经纬从顾恺之《洛神赋图》及其背后的故事讲起,分享了古人早期画作中对仙境的渲染,兼具山的神性与水的灵性。于是,山水画已然具备雏形。到了宋代,画家们回答了普通人如何走入仙境:在中国绘画中出现了近景、中景和远景,山间近处有小桥流水,远山则有云雾缭绕,令人意犹未尽。

从青花博山炉、山形笔架到《万里长江图》,关于山的信仰从古代随时代发展延续至三国,至明清,都万变不离其宗。张经纬表示,工匠、画家们技艺精进,制作难度加深,用料更加复杂,譬如出现了和田玉山,或将山的形象用于日常服装、地毯纹饰等。在中国古代器物中,“山,无处不在”。

张经纬说,博物馆中不同种类、造型、材质、来源、年代的文物也会具有共同特征。找到这些特征,就比如“山”,再举一反三,就可以高效地掌握看博物馆的要领,真正实现速览博物馆。这次讲座也是“文博艺术季”的重要组成。此次艺术季邀请名家从古代讲到现代,从东方讲到西方,希望可以对读者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文博普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