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江人工智能岛坐“无人驾驶船”是一种什么体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视频
汇聚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精英力量,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6日至8日在浦东举行,本次大会将设浦东张江分会场。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今天在张江科学会堂先睹AI赋能元宇宙,在张江人工智能岛体验“无人驾驶船”。
各种元宇宙场景较去年有了升级迭代
此番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举办1场以元宇宙为主轴、凸显人工智能应用成果的核心论坛(浦东论坛),其中包含元宇宙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布,例如:Web3.0、脑机接口等;2场主题论坛:AI+元宇宙、AI开发者;20余场行业和企业生态论坛。邀请近 40 位院士、近 100 位国际嘉宾、100余家前沿企业代表、1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参加。
数字人生成工具,数字人互动,AIGC作画、写作、作曲,元宇宙沉浸式打卡照片、视频体验,工业元宇宙平台和终端……在张江科学会堂互动体验区, 各种元宇宙场景较之去年有了升级、迭代。
“去年我们解决的还是怎么把一个人做到最真,今年在去年基础上,我们收集了大量数据,能够让每个人都去生成自己想要的数字角色。”影眸科技CTO张启煊告诉记者,“我们可以用文本去生成成千上万不同长相、不同需求用途的数字角色,把10万个数字人都做到70分,而不是像去年一样解决怎么把一个数字人做到90分。”
“我需要一个30岁的东方家庭主妇数字人。”几十秒后,记者需要的角色便生成了,形象生动、逼真,表情可用自己的脸对着镜头来“操控”。张启煊介绍说,生成这样一个数字人,成本只要四五十元,十分适合应用于影视、游戏当中。
张江人工智能岛的河边,行驶着一条“无人驾驶船”,船上可以容纳4至8名乘客,一位安全员悠闲地“保驾护航”。乘上船,感觉不到“无人驾驶”,它会像有人驾驶一样,前进、掉头、避让。
这款智能休闲船具有自主、人工及遥控三种航行模式,可按预设游览路线自动航行、自主避障、自动靠离泊,乘客也可通过艇端控制台操控船舶体验驾驶乐趣。通过码头无线充电装置自动充电,实现全流程无人化运营。
“船舶配备了无轴推进器、新能源动力,融合了北斗卫星定位和4G定位技术的厘米级组合定位系统、激光雷达等多种先进设备和多源感知融合、人工智能识别等跨域技术。”AI+海洋科创中心常务副主任 、上海张科聚海创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辉介绍说。
先导区建设四周年见证人工智能“浦东方案”
眼下,浦东新区正在为大算力、强算法时代提供强大易用的底层支撑,推出“1+1+N”的人才政策体系和明珠计划,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汇聚全球英才,不断推动数据要素、元宇宙、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率先布局。
浦东已建成亚洲最大AI超算中心,可输出总算力能力5000P,累计建成5G室外基站超18000个,已建和在建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达30万架;已落地建设上海市数据交易所, 累计挂牌数据产品数量超1200个,交易额超2.7亿元,为大算力+大数据+强算法时代提供强大易用的底层支撑。
浦东高性能云端训练芯片等16块“智能芯”流片量产,占全市比重约70%;云从科技、达观智能率先布局并发布行业大模型;国盾量子刷新我国云平台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比特数纪录。
浦东正在打造张江机器人谷、张江数链等特色产业集群园区和“一核三园两港”的空间布局,发布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地方性法规。
接下来,浦东将促进数据流通交易,推动上海数据交易所做大做强,力争今年突破10亿交易额。推动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和集群计算实现突破,加快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科学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计算、虚实交互等底层技术研发、系统研究及应用,遴选一批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技术,力争三年内实现20项技术创新。全面深化产业数字化跃升计划(GID),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