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找回静谧后,热切的求知缺口如何填补?
2023-07-10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中国国家博物馆昨天发布通知称,自7月16日起,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材料。舆论普遍认为,“静音令”对各大博物馆而言是大势所趋。但在“静音去噪”之后,博物馆如何提高服务水准,以应对客观存在的民众对文博知识的热切渴求,这仍是一个亟待破解的命题。

国博此次下达“静音令”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作为这个暑期全国最难预约的博物馆之一,国博现在每天观众数量早已突破了历史极值。馆内已是接踵摩肩,各位所谓“展览精讲师”们还开着大喇叭滔滔不绝。这确实已经严重影响了观展环境,让本是享受的观展体验打了折扣。

青年报·青春上海之前关注过“展览精讲师”这个行当的兴起。“博物馆热”之下,有的观众为了更高效地汲取文博养分,纷纷聘请“展览精讲师”来给自己做导览。一个有名的精讲师讲一场大概可以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之下,“展览精讲师”蓬勃发展。当然,精讲师在满足部分参观者了解展品的需求的同时,给博物馆展览环境所带来的困扰是显而易见的。

此前,上海博物馆已经出台了类似的“静音令”,一些精讲师虽然还可以组团入内,但是大声喧哗鼓噪是绝对被禁止的。业内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有国博、上博推动在前,“静音令”在各大受欢迎的博物馆全面铺开是早晚的事。毕竟,博物馆是陈列历史的地方,这个严肃的定位也决定了博物馆容不得任何喧噪。精讲师们讲得再精彩,只要影响了环境,打破了那份敬畏,理应被禁止。

应该说,“静音令”之后,博物馆势必会出现一个真空。这是读者对文博知识的渴求,和博物馆所能提供的导览服务之间的真空。这个真空无论如何是需要去填补的。现在各大博物馆对于文博的普及基本上有三个途径,一是展品的解说文字(观众可以租用解说器来听讲解),二是博物馆志愿者定时的讲解服务,三是各种讲座和体验。但是这三个途径,不是频次太少,就是内容设计上常显呆板乏味,无法调动观众的兴趣。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宁可花巨资请人导览,也不愿意自己去看图说。

博物馆已成为普及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重要场域,“博物馆热”也会一直持续下去。在精讲师退潮之后,问题已经抛给了博物馆——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创新性地、富有趣味地为观众提供知识服务,做好文博普及工作。这是摆在博物馆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郦亮

编辑:周晓 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