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费给了110万,产品怎么进不了直播间?
2023-07-1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通讯员 陈镪 杨程

将产品推荐给知名主播的直播间,继而达到增加销售量的目的,是许多市场经营者的迫切需求。不料,这也成为了某些人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的手段。记者从松江法院了解到这样一起案件:经销商花了百万“茶水费”打点,产品却没能如愿进入“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原来“背后大佬”竟是假扮的。

 ◆ 案件 ◆ 

假扮知名主播内部员工,诈骗110余万元

包某大专毕业后先后从事电子商务、直播带货中介等工作,对网络销售和直播带货行业较为了解,也积攒了些人脉。2020年下半年,由于自己经营的直播基地业务少,包某开始利用自身从业背景,主动联系经销商刘某某、陈某某,夸大自己的能力,冒充某知名“头部”主播李某琦所在科技信息公司的经理,谎称可以跟李某琦及该公司经理戚某“说上话”,将他们的产品推荐到李某琦直播间。其间,包某为了骗取信任还建了微信群,申请不同微信“分饰多角”,一个冒充公司选品人员,一个故意设置为“高仿”微信名,冒充戚某,假借该群进行产品上播沟通等,刘、陈二人因此对包某深信不疑。

取得信任后,包某以“渠道费”“茶水费”“公关费”等名义向刘某某、陈某某索要钱款,至2022年,二人先后共转给包某110余万元。两年间虽多次推荐,包某均以各种理由拒绝刘某某的产品上播;陈某某还出于对包某信任,囤积了100万元的商品,因未能上播备货无法销售,损失100万元。后二人报警致案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包某向松江法院提起公诉。

松江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包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钱款的目的,虚构了“头部”主播公司经理身份,及有能力帮他人推荐产品至直播间的事实,骗取被害人信任,隐瞒了其无能力也无实际实施帮助他人产品上播行为的事实,共计骗取被害人钱款110余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松江法院最终以诈骗罪对被告人包某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 法官 ◆ 

通过正规途径寻求与主播及所在公司合作

本案发生在正蓬勃发展的网络直播带货行业,该行业结合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优点,形成以网络时代特有的主播流量变现销量的主播经济。由于销售以主播体验、推介产品为主要方式,主播背后团队的前期选品成为重要一环。本案被告人便是抓住经销商销售需求旺盛,行业规则尚不成熟等情况实施诈骗行为。

据承办法官介绍,本案反映了涉网络直播诈骗类案件的普遍特点。第一,行业特点决定了行为人主要通过新型、小众社交软件,全程线上与被害人联系,假借其行业从业背景虚实参半沟通,并通过虚构账号各种形式伪装,不断在群聊中洗脑式交流,成功虚构了“头部主播背后大佬”身份取得被害人信任,一方面掌握信息差,另一方面减少被害人线下核实机会,提高查证、存证难度。

第二,诈骗手段往往选取行业灰色地带甚至违规领域,例如本案中被告人便是利用大众对网络直播行业运行规则不清楚,且对商业链条存在“灰色环节”心理预判,在思想上对被害人加以控制,使其无条件信任被告人,甚至在很长时段里阻断了被害人获取救济的路径。

第三,行为人和被害人置身新兴业态,实施的网络诈骗活动手段较新,被害人对闻所未闻的犯罪行为警惕性更低,未能采取有效手段防范,行为人诈骗成功率更高。

事实上,受直播容量所限及维护自身流量考虑,通常主播特别是知名主播对直播上架商品都有严格的挑选机制。据业内人士称,以涉案知名直播间为例,其上架产品均需与品牌公司直接对接,其他人员均不予接待。即使是品牌方对接,产品也需经严格筛选,仅接受公对公合作模式,并不存在其他特殊途径。

法官提醒,作为商品生产或经销商,在试图将产品引入线上带货直播间时,也应充分重视线下风险,谨慎“入场”。在保证自身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正规途径寻求与主播及所在公司合作,不轻信捷径或者“灰色方式”,合作中,时刻注意审查公司资质及对接人员身份,能否代表公司签约等,切勿因自身有求于人便放松审核,避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若通过中介引入直播间,需谨慎进行钱款往来,对以产品“公关费”等名义索要钱款的,应当果断拒绝,正常经济往来也应审查对方账户公私与否,切勿直接支付现金,以免产生纠纷无法存证。面对直播销售模式,切勿轻易提前备货,确认对接人身份,认真评估主播带货能力后再合理备货,避免像本案被害人一样,造成不必要的囤积损失。

法官还呼吁相关行业协会加大规制力度,尽快形成成熟可操的行业规则,避免更多类似案件的发生。同时,对于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犯罪所占整体犯罪比例越来越高的现象,法官也提醒社会大众,在网络中应当自律警醒,并提高风险意识,审慎对待网络中提供的获利途径以及注意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通讯员 陈镪 杨程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