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理论素养,坚定志愿服务西部新征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青春与祖国同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23年上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将前往祖国中西部基层从事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出征在即,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接受了综合培训。与往年一样,培训把理论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自身成长和国家发展相结合,力求不断提高志愿者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
让志愿精神在西部落地生根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重要精神、团十九大报告》《做充满自信的脊梁——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说起》等一系列精品理论课程助力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以昂扬的青春斗志投身强国伟业。
为志愿者们讲课是复旦大学团委书记潘孝楠,“能够有幸参加团十九大,我感到无比光荣、无比振奋。”他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和许多一起参会的年轻人聊天,比如其中就有一位是来自复旦大学的知名up主“老番茄”。“虽然大家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但都不约而同地收看当天的新闻联播,在里面仔细寻找自己出现的场景。这其实就是兴奋、激动的情绪自然流露的表现。”潘孝楠表示,党中央致团十九大开幕的贺词中指出,“主动到实践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正是对无数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期待和嘱托。
以干货满满的培训开启志愿服务新篇章
来自复旦大学的志愿者李昊宸即将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第二中学,他对潘孝楠的讲座深有感触,“潘老师从六个方面展开分析,其重要性就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和青年群体的工作与奋斗目标。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党和团对我们这批西部志愿者的工作要求,我们将青春奉献于伟大历史征程的奋斗中,我们应以凌云之志投身于建设西部的浪潮中。”
“去支教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在此次上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培训期间,专业技能课的学习让我认识到志愿服务不仅要有情怀,更要有实力。”来自同济大学的志愿者王奕霖即将前往云南省云龙县民族初级中学,他表示,学长学姐的经历分享让自己佩服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也要立志做一名心怀使命担当,不怕苦不怕累的西部计划志愿者。
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志愿者李晓天即将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一名主持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课程的第一堂课里,老师就告诉我们,我们拿着话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要时刻牢记为党发声,为人民发声。”他表示,自己将带着培训课程中各位老师给予的知识和力量,让青春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志愿者李京洲即将前往重庆,“何其有幸,能够在上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20周年之际,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回到生我养我的西部大地上去挥洒青春汗水。”通过市级理论培训和工作指导,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也更有信心能够在基层工作岗位中展现上海青年志愿者的精神风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