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美师生赴滇培养小小艺术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云南临沧澜沧县的拉祜摆舞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美、热情而奔放,是少数民族艺术的瑰宝。但是因为地处偏远,传播力有限,能够欣赏拉祜摆舞的人还不多。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产品设计学院的师生来到澜沧,他们对当地艺术进行了整体视觉设计,创作的拉祜族IP形象以及班利村系列文创产品即将投放市场。这个暑假,上海艺术院校的师生正在用美育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上海工艺美院在澜沧县东回镇班利村的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和非遗工作站最近揭牌。而工艺美院师生们为当地创作的IP形象和文创都是先期产出的成果。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上海工艺美院师生多次赴云南进行帮扶与调研工作,尤其当挖掘到澜沧县作为全国唯一拉祜族自治县蕴藏的丰富文化资源后,他们决定与当地长期共建,帮助当地的青年手工艺匠人和学生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创。
上海工艺美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艺美院的师生固然可以直接参与艺术创作和文创开发,但归根到底,还是要让云南当地青年人掌握艺术提升的方法,毕竟他们最了解自己的文化。此次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和非遗工作站揭牌后,工艺美院将组织澜沧非遗传承人参加由学院承办的云南省纺染织绣产品创意设计研修班,实现学生毕业设计与澜沧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紧密结合,并面向澜沧职高师生无偿开放40门线上课程。
非遗工作站成立之后,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结营活动暨“小小设计师”服装发布秀演也随之举行,班利村中小学生穿着自己设计的“民族风”T恤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T台秀”,他们的创作都得益于上海工艺美院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悉心指导。本次暑假社会实践,上海工艺美院产品设计学院师生还将为当地的孩子们送上衍纸、音乐、刮画和《重现拉祜——班利村小小服装设计师》等丰富多彩的体验课程,也以“打造大歇场品牌——弘扬文化自信”为创作主题,为绝版木刻创作培训基地的农民艺术家带去现代设计理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