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气少年走失四天被找回,蓝天救援队这个热线电话请牢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7月20日下午1:55,“铃——铃——铃——”上海蓝天400-859-0995的公益救援电话热线突然响起,电话那天传来了一阵急促的中年男子的声音:”你好!请问这里是上海蓝天救援队吗?我家儿子走失了,我找了几天都没找到,实在没办法。我刚报完警,听朋友说可找你们帮忙!。”“先生,你别紧张!我先跟你核实一些信息,以便我们判断,并第一时间发起任务进行研判分析……”上海蓝天的热线值班员说。
与此同时,上海蓝天应急协调中心也收到了来自之前建立的“警—社联勤机制”下报案所在地某派出所发来的人员走失帮寻信息。经过不懈努力,走失四天的赌气少年最终被队员们找回。
“公众对我们蓝天救援队有刻板印象,觉得就是参与洪涝、地震等灾害的救援。其实帮忙找人也是我们的日常任务之一。” 蓝天应急救援队队长助理高峰今天向青年报呼吁,希望能广而告之热线电话,让更多走失家庭不要错失良机,留有遗憾。
※ 警社联合四小时找回走失少年 ※
7月20日当天,随着两条信息汇总到上海蓝天应急协调中心,值班人员通过对案情的快速综合分析得知,几天前,冉先生的儿子趁着暑假来看望在沪务工的父亲。由于假期大人忙于上班,无暇陪伴,所以他长时间玩手机游戏,结果被奶奶训斥了几句,便赌气从工厂宿舍出走。大人担心孩子发生意外,于是报案。上海蓝天了解完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了“7.20人员走失帮寻”任务,召集第一响应队开始应急响应。
高峰介绍说,事情发生后,第一响应队现场指挥结合前期反馈的走失信息,第一时间与家属沟通了解走失少年前期的学习、生活及走失时所携带的物资等信息,随即与警方一起研判分析,初步确定了失失人员大概位于闵行的大虹桥区域。随即现场指挥带领3位队员前往距离研判点中心最近的派出所进行信息对接。
为缩短搜索时间,避免走失人员搭乘高铁离沪,第一响应队立即将人员分成两组,第一组两位队员赴虹桥火车站,与车站派出所对接核查是否有购票记录,并在车站内开展搜索;第二组由指挥风行继续带领一位队员继续在派出所与警方一起进行信息分析,进一步确定了走失少年所在区域为虹桥火车站的西北区域至兴虹路这一片区域。
高峰介绍说,受限于虹桥高铁站与机场的原因,队员们无法使用无人机进行高空快速搜索。上海蓝天又派出了11名城搜队员,于当天下午3:35分从四面八方相继赶赴增援。
下午5:20,现场指挥反馈最新的研判信息显示,走失少年可能位于舟虹路北横泾河附近,所有搜救队员以包抄形式往该区域围拢搜救。下午5:35,确定走失少年位于舟虹路北横泾河。下午5:45,第二组骑行搜救队员随即赶到该区域,发现并确定了该目标为走失少年。
在历经4个小时的警社联合搜寻后,上海蓝天的队员将小朋友安全带回到派出所,还耐心地对家属和小朋友进行心理开导。随后,队员开车将小朋友及家属护送至浦东,队员返回到家里已是将近深夜11点。
※ 发现走失建议第一时间拨打热线 ※
蓝天队员、80后视频导演张琪是前年加入的应急救援队,迄今参与找到过5位走失人员行动。张琪告诉记者,其中走失老人多一点。“上海属于高度老龄化的城市,基本上每个月我们队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紧急任务。”
今年,当得知高桥镇有老人走失需要协助时,张琪立即报名响应。他回忆说,这位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早上5点多家人发现他从位于高桥镇的家离开后不知所踪。9点左右,救援队接到求助电话启动救援任务。通过和家属沟通,通过派出所的人脸比对系统锁定老人的踪迹。当天下午2点左右,在五洲大道一个花丛里找到了老人。
但并非每次寻找都很顺利,比如前不久上海有一名大一学生到外地旅游后失踪,待接到他同学的求助电话后,已经过去几天,上海蓝天协调了长沙等三支队伍,找到该学生时,对方已经出意外了。
高峰估算,走失人员的成功找回率为60~70%。“从救援队成立之初,我们帮忙寻找了数百位走失人员,平均一年找回几十位。”
高峰建议,市民发现家人走失后要第一时间报警,然后拨打热线求助。“我们帮忙找寻的以老人和孩子为主。走失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
“我们所有救援都分文不取,在找人过程中若产生费用也是队员们自掏腰包。”高峰说。
※ 希望能广而告之热线电话 ※
今年年初的土耳其地震救援,让上海蓝天救援队的声名大噪,但其实很少有市民知道他们的救援任务不仅限于大型灾害。
张琪告诉记者,上海的城市防灾体系会比较成熟,上海的灾害类型也比较少,因此上海救援队的救援类型更偏向于城市救援,比如前一阵子上海暴雨,队员也出动了。
“前不久,在参与一起找人任务后,有派出所民警惊讶地说:‘我一直以为你们只做野外救援。’这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之前的宣传没做到位。目前只能在上海蓝天应急救援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找到我们的热线,希望将热线电话广而告之,尽我们全力,多救一个就少一分遗憾,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
高峰告诉记者,目前上海蓝天救援队有800多名队员和志愿者,400-859-0995的公益救援电话热线也是24小时开通,采取的是三分钟响应机制,值班人员会根据走失人员的体貌特征;是否携带现金、身份证、手机;是否有疾病等做快速研判,第一时间召集第一响应队。“我们也会和救助站、医院联系,根据寻找走失人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