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如何让基础科学留住更多年轻人?
2023-07-25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我过去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多记者来问我有关数学的问题。”正在上海举办的2023浦江基础科学论坛上,因为被记者追问,一直埋头于数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上海数学中心主任李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正如有幸来到现场的12岁上海少年痴迷于大师在台上描绘的数学之美,并决心未来要与这门学科为伴,论坛上的大学生志愿者,也会在休息时间驻足聆听科学家们的探讨,并偷偷合影。以数学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似乎正在年轻人中悄然升温。

这样的热度,或许得益于丘成桐等多位数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和各国院士在内的科学家们在浦江畔的集体亮相。也或许得益于多个维度的展示,让大家兴奋地发现,原来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不仅仅只有物理一个好兄弟,而是与生物、医学,甚至更尖端的人工智能也有“亲密接触”。

但是需要清醒看到的是,基础研究大部分时间并不有趣,基础研究也不可能“速成”,轻易就有看得到的成就。甚至很有可能,当你选择了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就是一辈子默默无闻地在攻克一个难题。这个时候,如何让年轻人愿意驻足,让驻足的人愿意长留?让热度可以维持?

营造一个能够发挥个人所长的学术环境,让青年人愿意从一间破破烂烂的房间开始去创造,这是丘成桐先生的回答。这样的学术环境,包括大师云集的论坛带来的短期国际交流与碰撞,也包括更长期的扶持与激励。当有一片土壤滋养,更多的青年人,就可以安心做学问,将精力投入到长远的创造中去。

上海已经开展探索。2021年,上海出台《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赋予科研自主权,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要求急功近利的阶段性成果。

2023年4月,上海公布《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18项新政聚焦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放权松绑,为科研人员减负,同时落实上海市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破解“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

依托重大载体、重点领域、重要任务,为青年科技人才打造事业“舞台”;依托制度保障,让有志勇闯科研“无人区”的优秀人才和优秀团队无后顾之忧;依托国际大都市的影响力和开放包容的态度,引渠聚流,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和青年乃至少年们同台交流,启发梦想。这是上海这座城市给予的回答。

参加论坛的85后北大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丁剑将数学研究比作踢足球,大多数人只是为解决某个大问题完成某次传球,但只要在促成最后临门一脚的过程中作出了贡献,他就自认满足了。这位大一时转专业选择了数学的年轻学者,到今天回想起来,认为那次的选择依然是一次正确的选择。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青年人,有勇气做出这样的选择,多年后也终不后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周晓 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