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进千村,上财师生调研感受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今年暑假,上海财经大学1900余名同学深入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00多个村庄调研。今年的“千村调查”让师生们感触最深的是,农村更加智慧化,数字技术正在赋能乡村振兴。
◆ 走进田间感受农业智慧发展 ◆
江西上饶余干县瑞洪镇蔬菜基地里,在村民的示范和指导下,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与师生们拿起锄头和篮筐,深入田间地头,一起除杂草、采辣椒。烈日下的蔬菜大棚闷热难耐,虽然大家汗如雨下,但看到收获的劳动果实时,每个人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午餐时,大家品尝了用亲手采摘的辣椒做成的农家饭,品尝到了劳动的果实。
这些天,他们走进了余干县瑞洪镇上西源村,开展入村入户调研,与驻村干部、村干部一起就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教育路径探索进行了交流。在上饶市江天农博城,他们参观了这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数字化中央厨房、大型仓储物流等四大板块聚集地,也了解到这是上饶市招商引资的重点民生项目。师生们感受到了上饶农业的智慧智能发展。
在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的京东智能城市(上饶)数字经济产业园,许涛和调研团队了解到,该产业园由高铁经济试验区与京东云合作建设,计划部署一套数字经济产业服务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建设为“江西数字经济区域中心”。在元宇宙产业园,师生参观了元宇宙、数字人直播服务平台、数字资产运营平台等,了解以元宇宙为核心的产业上下游及其关联产业,全方位打造以元宇宙为核心的科创中心及产业应用平台。师生们为人工智能、数字文创等数字经济的发展所惊叹,并一同体验数字VR技术。
◆ 远赴保定签约达成市校合作 ◆
而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则带着师生一行来到了河北保定,先后调研智图农业并参加劳动、入村入户问卷调查、瞻仰革命烈士陵园、举行千村调查师生座谈会等。
他们走访了种植果蔬为主,集蔬菜花卉苗木种植销售、科技研发、冷链物流、中央厨房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北智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智图规划馆、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中,感受绿色防控技术和高科技水肥一体化、智能传感控制系统等现代农业高科技元素。在种植专家指导和示范下,刘元春校长带领师生们在苹果园种植基地参加劳动,一起除草、拉幼枝、采摘苹果,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而在高碑店市泗庄镇宋辛庄伙村,刘元春和随行老师与学生分成6组,分别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调查。宋辛庄伙村是重要的箱包产业发源地及北方最大的箱包配件集散地,在拉家常中,他们了解到,当地村民顺应互联网发展浪潮将箱包实体产业与电子商务相融合,大大提高了箱包销售流通的效率,为调研“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也与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战略咨询、人才交流、教育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探索共建以决策咨询为导向的新型智库,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业实习、创新创业基地,探索两地干部常态化交流机制,为保定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 近2000人走进千个村庄 ◆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财2023年千村调查主题是“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1900余名同学,深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00多个村庄调研。上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鹏程表示,千村调查是学校推进主题教育的生动课堂,更是学校思政教育的优秀品牌,今年的千村调查有3个关键词——致敬、自豪、奋斗,就是向革命老区的人民和干部致敬,为坚持16年的“千村精神”自豪,立足专业,提前谋划,为打造教育强国而奋斗。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饶人,在此次的调研行程中,我得以从多个层面走近上饶。千村调查是窗口,让我们看见中国农村的日新月异;千村调查是画卷,由万千师生共同绘就。”参与上饶调研的上财财经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熊长江谈到。上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吕小宁则表示:“大家在调研中所看到的繁荣与生机,正是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中所期盼的,我们要扮演好接续奋斗的角色,肩负起革命先辈的历史嘱托。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应抱定'自讨苦吃'的态度。”
上财经济学院博士生张晨曦表示:“调研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我们获取真知,深入理解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的关键途径,此次实地调研让我们直接接触中国乡村的现状,理解乡村振兴政策及数字化农业赋能的具体实施情况。”上财金融学院本科生胡若水谈到这次调查,觉得让自己对农村现状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并期待此次调查的结果能对当地的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