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罪向新生,南汇监狱举办主题开放日展示艺术矫治特色成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为进一步推动服刑人员改造,展示监狱生命文化教育矫治成效,打造公正阳光执法形象,8月23日,上海市南汇监狱举办主题为“生命 健康 自信 感恩”开放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成果展示、汇报表演、亲情会见、家属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进一步引发服刑人员对“罪与罚”的思考,帮助其认清犯罪危害,真诚认罪悔罪,努力踏实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本次开放日活动展示了书法、衍纸、东乡竹编、上海绒绣、超轻黏土工艺、扇面彩绘、瓷刻以及各类习艺作品等矫治成果。比如,南汇监狱邀请了上海绒绣非遗传承人包炎辉进大墙传授服刑人员绒绣技艺。
经过绒绣学习,七监区的服刑人员陈枣(化名)逐渐在改造中找到了自信。她说,从开始学习到一针一线,简单的绣制到有作品的那一刻,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期间,有因为枯燥而退缩,但在老师的耐心教授下,在警官的鼓励和启迪下,自己一点一滴地在进步。
陈枣来自河南山区,当地并不发达,她希望自己好好精进绒绣技艺,除了帮助自己改造,悔罪向新生之外,也希望在出狱后能把这项技艺当作一份礼物带回家乡,传授给乡亲们,或许还可以成为自己创业的起点。
“在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教育中,我们引导她们向善新生,踏实改造,在大墙内传承非遗,不仅帮助服刑人员掌握一技之长,还增强了她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七监区民警倪佳茵发现为数不少的服刑人员在参与绒绣学习后,自身在改造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认为,非遗艺术矫治对服刑人员的改造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她们在看到自己制作的成品后,可以建立信心,找到自身的价值。此外,在她们回归社会后,也能有一技傍身,并将这门传统技艺继续传授出去。
此次开放日活动中,南汇监狱还通过由服刑人员编排的红歌联奏、小品《走上新生路》、歌曲对唱《是妈妈是女儿》、天津快板《新生路上警官情》、手鼓演奏《一瞬间》、葫芦丝演奏《希望》、舞蹈《雪龙吟》、男声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等节目展现了监狱矫治成果,表达出服刑人员向善悔罪之心。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诉审监庭三级高级法官李伟林充分肯定了监狱对狱务公开工作的坚持与探索,以及惩罚与改造服刑人员显现出的成效,并寄语全体服刑人员,“保持对法律的敬畏,真爱生命,心存良知,在悔罪向善中走好改造新生之路”。
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唐绍兴表示,要从“聚焦公正司法,在“守道持正”中打造平安监狱;聚焦严格执法,在“大公至正”下打造法治监狱;聚焦主业主为,在“明德匡正”里打造矫治监狱”。
期间,南汇监狱还组织开展了心理团训、亲情帮教、亲情会见、监狱执法问卷调查,帮助服刑人员走好改造之路。据问卷统计,服刑人员家属对监狱执法情况满意率达到100%,特别满意率为53%。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