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首个区级综合交通规划来了!《闵行区综合交通规划(2022-2035年)》发布
2023-08-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8月25日,《闵行区综合交通规划(2022-2035年)》正式发布,提出“主城区交通与空间融合”的闵行方案,这也是上海首个区级发布的综合交通规划。闵行区委常委、副区长汪向阳介绍闵行区综合交通规划的有关情况。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王晓杰,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孙珊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本次《规划》聚焦重大战略支撑和重点民生保障两大方面。闵行区在现有交通框架的基础上,从全市整体交通格局出发,牢牢把握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这一主线,突出“强功能、健网络、增容量”的核心策略,强化一体化枢纽、两张骨干网、三条区域廊道并统筹多个系统,形成“1+2+3+N”的综合交通总体规划布局,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实现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交通是重要民生,本次《规划》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贯彻落实到交通发展各个方面,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涉及轨道交通、路网配套、越江通道、公交线网、公共停车设施。

轨道交通方面,目前闵行区内运营轨交线路有11条,站点55个,轨交站点600米范围覆盖全区约1/4的人口,总里程92公里,位列全市第二。规划方案立足全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优化线网系统及末端衔接,填补局部区域轨道交通服务盲区,加强多层次轨交网建设。城市开发边界内,规划轨道交通站点(含局域线)6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达49%和59%,市民出行将更可靠、更舒适、更便捷。

外环西段效果图

路网配套方面,闵行区地处上海地理版图中心,区内道路总里程1419.29公里,路网密度3.80公里/平方公里。骨干路网基本建成,但过境交通占比高(46%),系统路网提升需求大,且受河流、铁路、高速公路阻隔,存在较多的瓶颈路段及“断头路”。规划方案通过高快增设匝道、骨干路交通功能提升、区区对接道路持续推进、地区路网进一步完善、断头路打通等举措,提升对外交通服务能级,推动道路系统扩容提质,形成高效便捷道路交通网络。至2035年,道路全路网密度将达8公里/平方公里。

越江隧道方面,闵行区是上海唯一一个横跨黄浦江两岸的区域,外环高速与浦江第一湾之间岸线长约13公里,已建越江通道2条(徐浦大桥和闵浦大桥),在建过江通道1条(银都路越江),越江间距8.4公里,远大于中心城(2公里)。为此闵行区将填补南部地区越江功能短板,构建两岸融合的联系纽带,提升越江集散功能,规划形成5条东西向、4条南北向越江通道。比如银都路越江隧道工程,全长3.8公里,其中越江隧道段长约2.7公里,西起徐汇区规划景东路银都路交叉口,东至闵行区浦锦路芦恒路交叉口,采用双管双层双向8车道布置。

银都路越江隧道效果图

公共停车设施方面,闵行区车均泊位1.04个/辆,相较规范处于较低水平。规划方案坚持静态交通供需匹配,综合施策缓解停车矛盾。按照停车分区发展策略,实施差别化的停车管理政策,规划设置公交引导区、适度配给区和发展平衡区三个停车管控区,构建区域以静制动、合理布局的静态交通系统。大力推行智慧道路停车,加快停车设施提质增效,计划至2024年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全覆盖。

公交线网方面,闵行区当前线网密度2.2公里/平方公里,500米站点覆盖率91%,与主城区尚有差距。规划方案将持续推进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两网融合”,建设多元优质地面公交。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0米常规公交站点设置率预计达90%;常规公交线网密度预计达2.5公里/平方公里,常规公交500米覆盖率达100%。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