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废排海后,沪上海鲜市场目前什么情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我国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沪上海鲜市场现在怎样了?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今天上午前往沪上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一探究竟。
坐落于宝山区铁城路上紧邻的“大江杨”“小江阳”两个水产品批发市场是上海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原来铜川路的海鲜商户大多都动迁到了这里。这个海鲜批发市场规模很大,大大小小的“海鲜”招牌充斥眼球。
或许是因为下雨,市场里顾客不多,偶尔有几家饭店前来采购,送货的摆渡小车会帮他们把一个个白色泡沫箱送到停车场。“过来看看,交个朋友。”门庭冷落的海鲜老板们看到有顾客过去,格外热情地招呼。
一家店招是韩文的水产店里,女店员正忙着捞八爪鱼。“你们的八爪鱼是从韩国进口的吗?”记者问。“不是不是,我们的八爪鱼是山东的,韩国的八爪鱼也是从我们这里出口的。”店员忙不迭地否认,一条条八爪鱼扭动着触须,活力满满。“原来85,现在降价了,只要65。”至于降价原因,那是因为“现在开渔了”。
一箱箱漂洋过海而来的三文鱼摆放在市场门口最显眼的位置,整条三文鱼售价120元一公斤。这是一家进口海鲜公司,店员说:“我们的三文鱼都是从挪威进口的,跟日本没关系。”记者留意到,泡沫箱上还贴着二维码,可以追溯货源地。
根据清华大学研究模拟日本核污水排海扩散过程推测:核废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于是,大西洋成为不少进口海鲜商家强调的货源地。“今天生意清淡是因为下雨,平时一般周四到周六生意比较好。”正在市场内等候客户的送货员告诉记者,目前海鲜市场的生意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实这里的海鲜都是加拿大进口的。”
日本核废排海后,沪上日料店爆满,因为消费者担心以后吃不到三文鱼。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不必担心,因为三文鱼本来就不是日本主要的出口海鲜品类。市场上的三文鱼主要是以挪威、丹麦为主的大西洋鲑鱼,或者以智利为代表的太平洋鲑鱼。
“不符合我国进口标准的海鲜品类肯定是吃不到了。但是随着我们贸易范围的扩大,会有更多安全、新鲜的海鲜食材进入中国市场。”从事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的马骏认为,日本料理广义上来讲只是日本风格的食物料理手段,所以越来越多其他海域的海鲜完全可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就像澳龙停止进口以后,以古巴龙虾为代表的其他类似商品顺利接班,满足了市场消费。所以,大家不必过分担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