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行善”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23-09-0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今天是“中华慈善日”,市民政局发布的《2022年度上海市慈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近年来,上海慈善捐赠网络逐渐完善,慈善捐赠趋势平稳向好。“行善”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慈善组织占比继续提高

慈善捐赠形势总体向好

今年9月5日是全国第八个“中华慈善日”。《上海市慈善条例》明确每年9月5日“中华慈善日”所在周为“上海慈善周”。

市民政局局长蒋蕊表示,在上海,“崇善”正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向善”正成为一种精神力量,“行善”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她指出,将持续培育扶持慈善组织发展,创新慈善活动形式,更加注重引导爱心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慈善事业,在聚善合力中不断壮大慈善力量。

《2022年度上海市慈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上海的慈善组织规模日渐壮大。慈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从深耕扶贫济困等传统领域扩展到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新型领域,“大慈善”的理念在上海进一步成为共识。

据统计,2022年,本市社会组织平稳发展,慈善组织占比继续提高。全年新增社会组织366家(基金会39家,社会团体58家,社会服务机构269家),其中新增慈善组织44家,占新增社会组织数量的12.02%,较上一年提高4.92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社会组织17308家,其中慈善组织600家,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30家,慈善组织数量占社会组织总数的3.47%,较上一年提高0.27个百分点,占比远高于全国整体水平。

近年来,上海慈善捐赠网络渐趋完善,慈善捐赠趋势平稳向好,持续彰显出社会向上向善的慈善力量。

2022年,全市共接受慈善捐赠总额81.69亿元,公益支出74.93亿元,支出较上一年增长9.36亿元。全年慈善捐赠中,现金捐赠70.20亿元,占比85.93%;物资捐赠价值11.49亿元,占比14.07%,目前仍以现金捐赠为主要方式。全市社会组织接受捐赠金额79.04亿元,占比96.76%,居主要地位(其中:基金会接受捐赠68.33亿元,公益支出61.38亿元;社会团体接受捐赠2.05亿元,公益支出1.55亿元;社会服务机构接受捐赠8.66亿元,公益支出9.29亿元)。据统计,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2022年度捐赠收入排名前三。全市红十字会系统接受捐赠金额2.57亿元,公益支出2.63亿元;全市备案慈善信托金额785万元。

社区慈善发展扎实推进

慈善超市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

社区慈善是上海慈善事业发展中富有特色的有益实践。2022年,上海以慈善超市和社区基金会为平台载体,各项社区慈善活动有序开展,社区居民的慈善热情有效激发,家门口的各项慈善服务为打造富有活力的基层治理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慈善超市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在款物募集、困难群体救助、商品销售、慈善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和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22年疫情期间,慈善超市立足社区,协助做好民生保供、志愿抗疫、爱心救助等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慈善力量。

社区基金会发挥着基层社会资源聚合作用,通过支持或实施各类与社区民生密切相关的公益项目,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87家社区基金会,全市社区基金会净资产总计2.88亿元。

据统计,近年来,上海慈善信托财产规模平稳增长,资助领域更为全面,信托监管更加规范。截至2022年底,全市慈善信托备案累计31单,财产共计1.6亿元。2022年,全市依法备案慈善信托5单,信托财产合计785万元。其中,财产规模100万元以上的有4单,占比80%,涵盖了教育助学、卫生健康、乡村振兴、拥军优属等不同领域,打破了原有的扶贫济困、助老助残等传统领域;全部设置了监察人,确保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受托人的行为进行监督。

志愿服务是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市积极鼓励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发挥优势,广泛开展救助、教育、文化、卫生等慈善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

报告显示,2022年,本市开展志愿服务的组织(团队)总数为43677家,开展志愿服务137.7万次,参与志愿服务2307.3万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8亿小时。2022年,上海地区共有15个志愿服务个人、项目等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荣誉称号,其中4名个人获选“最美志愿者”、3个志愿服务组织获选“最佳志愿服务组织”、3个志愿服务项目获选“最佳志愿服务项目”、5个社区获选“最佳志愿服务社区”。

不仅如此,《上海市慈善条例》对慈善组织在开展慈善活动、慈善信息公开等方面作出清晰的制度安排,对慈善违法行为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市民政局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和专项监督,加强与公安、网信、审计等相关单位合作,开展联合执法,初步形成慈善执法协同机制。2022年实现涉慈善类案件零查处,本市慈善活动日益规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