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大会开幕,近20位两院院士、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齐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施剑平/图、视频
2023 Inclusion·外滩大会9月7日在上海黄浦世博园正式开幕。这场以“科技·创造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大会为期三天,近20位“两院”院士、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全球超500位有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带来一场科技、人文和产业的思想碰撞。
大会设有1场主论坛、36场见解论坛、8000平方米科技展览、3000平方米绿色集市,并首次举办科技人才招聘会。除现场参与外,大会还首次设置了外滩大会数字空间,感兴趣的观众也可通过元宇宙的方式“沉浸式”参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沉浸式体验大会现场,发现今年的外滩大会可谓顶尖大咖云集,科技浓度极高,展区好玩又好逛。主打未来数字生活的不同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AI大模型、图计算、脑纹核身交互、金融科技、Web3.0……前沿数字技术已经更深更广地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看点一 聚焦全球视野,大咖论道AI未来
今天,丁奎岭、张人禾、何积丰等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三院院士”迈克尔·I·乔丹(Michael I. Jordan),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朱军,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宏江,美国运通全球网络服务总裁穆罕默德·巴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拉赞 · 穆巴拉克等科技界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军人物出席了开幕会。
在此次盛会上,“两院”院士、诺贝尔奖或图灵奖得主,科技领军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孟加拉、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科技创业者,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抗量子密码、隐私计算、图计算、安全智能、区块链、Web3.0等前沿数字科技及产业实践,展开深度探讨交流,并参会发布最新的科技成果。
耗时3秒以内,拥有45亿参数的伏羲气象大模型即可以预报未来15天的全球天气,这是人工智能和科学研究结合之后带来的改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在外滩大会上表示,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已经成为当今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
张人禾认为,科学智能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重点发展方向,推动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激发创新突破。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学智能是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实现科技原始创新策源的利器,拥有引爆产业创新核爆点的巨大潜能。”
模型的通用能力让其能够应用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中,可谓“无孔不入”。AI的发展因此带来了新的安全隐私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隐患,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就AI大模型开出了他的“药方”,即利用对齐技术为大模型戴上“紧箍咒”。
何积丰认为,大模型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收集、使用和泄露个人信息。“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大模型对齐技术。”何积丰说,“对齐(alignment)”是指系统的目标和人类价值观一致,使其符合设计者的利益和预期,不会产生意外的有害后果。
反馈强化学习是实现对齐的技术途径,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人工反馈给模型不同的奖励信号,引导模型的高质量输出;另一种方式,事先给大模型提供明确的原则,系统自动训练模型对所有生成的输出结果提供初始排序。“这意味着,不仅智能系统需要向人类价值观对齐,人类的训练方法也要向价值观对齐。”何积丰说。
机器学习泰斗,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迈克尔·乔丹则在会上对于表现出色的ChatGPT提出了自己的疑虑——不确定性。在他看来ChatGPT没有办法对不确定性进行量化,所以我们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找到一个可能的方法去应对这些挑战。
如今我们总在焦虑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而在迈克尔·乔丹眼中这种焦虑没有必要,无论是多么强大的超级电脑,我们应该把技术看作是一个工具来赋能人类。如果说把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我们如何去应对在一个协作式的、去中心化的系统中实现集体智能?基点、AI,这些都不是关键点,如今极待我们解决的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以帮助我们有效应对日常和世界中的不确定性。
看点二 彰显人文厚度,新科技好玩又好逛
记者发现,今年“人文”这一关键词也将贯穿大会始终。在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帮助社会更好地适应数字革命?大会设有“可持续发展篇章”,重点关注社会责任、风险应对、ESG、科技伦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就业和人才发展等话题,并将举办40家科技企业联合招聘会。
在科技展览的城市之心板块中,未来安全实验室、“链上数字城市”、隐私计算小黑盒、数据画布……前沿数字技术为未来带来澎湃动能;在明日之城板块,未来养老公寓、宠物之家、智能交通出行、智慧乡村、数字艺术馆……关注女性、关注养老、宠物友好、关注人文,让人们沉浸式感受数字技术为产业、生活带来的新体验,并通过区块链、大数据模型等技术,支撑海量数据管理和数字的核心底座,也让新科技深度赋能城市生活,带来“润物细无声”般的便捷和适宜。
在户外的绿色集市,美好生活扑面而来。这一板块以沉浸式、场景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为参会者打造好玩好逛的科技创新展、绿色生活方式展。
可以说,科技展览贴近市民生活,展示科技在金融服务、出行、政务办事、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成果,体现可全国推广、复制的“上海科创样本”;绿色集市设有荒漠、森林、海洋、城市四大主题体验区,近30个绿色可持续品牌参与,展示新潮的绿色生活方式、丰富的低碳商品、有趣的公益环保互动。
如果说科技、人文和产业是外滩大会的主旋律,那么,“开放”就是它的底色。记者了解到,今年,外滩大会升级了组织架构,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报业集团、外滩投资集团、蚂蚁集团等多家单位组建成立外滩大会组委会,以“开放的模式”更好推动金融科技和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外滩大会还设立了国际化的学术顾问委员会,并首设高能级金融科技咨询委员会、科技人才交流会,进一步提升大会影响力和公共价值。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