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记忆的守望者”、开展生命教育……上海的这些志愿服务品牌集中展示
2023-09-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今天上午,作为2023年“上海慈善周”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五社联动,同心向善”——民政领域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介展示活动在上海公益新天地园举行。来自民政领域的八个优秀志愿服务进行了集中展示,分享其品牌故事、公益初心和志愿愿景。

剪爱公益:做“记忆的守望者”

吸引500多位志愿者加入团队

全球范围内,每三秒就会产生一个认知症人士。认知症已日益成为一个迅速扩大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为提高全社会对认知症的认知储备,提升全民脑健康水平,减少认知症的发病风险,提升认知症家庭的生活质量,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于2013年在上海率先发起“记忆的守望者”社区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全面推进认知症三级预防体系的健康发展。

据剪爱理事长汤彬介绍,“记忆的守望者”项目从普陀区长寿路街道起步,逐渐覆盖上海全市16个区;2019年起在苏浙皖设立项目服务点,同时上线用户端和志愿者端服务小程序;2023年,正式启动“知行中国”全国赋能计划。

工作伊始,剪爱便组建了一支由医师、社工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和健康管理师等跨学科的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先后深入上海200多个社区为55岁以上的社区长者开展脑健康科普、风险筛查与评估等志愿服务。

汤彬介绍说,所谓“认知症三级预防”,是指面向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预防策略,一级预防面向主观认知下降等低风险人群提供健康倡导、教育和早期筛查和友好化建设,提升公众脑健康意识和认知储备;二级预防面向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提供分类管理和分级干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减少风险,降低发病率;三级预防面向确诊后的认知症家庭提供照护及社会化支持,帮助认知症家庭减轻照护压力,好好生活。

这些年来,项目组联合科创和医疗机构研发了智能评估与干预管理系统和体脑激活早期干预课程,整合形成了一整套融合认知训练、心理情绪疗愈、饮食激活、体脑运动和健康管理等五大核心模块的本土化解决方案,通过持续的综合干预训练,科学、全面降低社区长者患认知症的风险。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500多位志愿者加入“记忆的守望者”团队,并接受项目组的系统培训,包括在校学生、企业员工和退休低龄长者等。这些守望者们先后帮助了五万多位有认知障碍风险的长者,建立脑健康档案和健康生活方式,及时发现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记忆的守望者”项目创建了全国首个社区体脑激活中心,累计为500多位高风险的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提供多维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服务,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此外,项目组还孵化了爱米粒认知症家属互助会,为近500个认知症家庭提供超过5790人次属地化的家庭照护支持专业志愿服务。2023年开始搭建“知行中国”全国性的认知症社会支持服务网络。

“两教一护”志愿服务传承家国记忆

3万志愿者累计服务20万小时

从2018年起,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组织实施“两教一护”(红色教育、生命教育、社区安护)志愿服务项目,不仅使生命终端服务向养老服务、人文关怀延伸,同时也赓续红色文化传承。

生命教育讲师顾洋介绍说,多年来,“两教一护”项目通过开展人文情景党课,向社会宣传颂扬先烈精神,寻根红色文化;通过开展北大清明论坛、生命桌游、静默行走等活动,向社会普及推广生命教育;通过开展公益契约、福寿三嘱、心灵呵护、安宁疗护等活动,输出优质的人文关怀与精神慰藉服务,打造社区生命文化建设体系。项目参与志愿者人数3万人次,累计服务时长20万小时,影响受众超300万人次。

这些年,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作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设计策划形式多样的“红色丰碑”人文情景党课。

人文情景党课的组织者、讲解员包括来自福寿园园区、馆内以及外部高校的学生志愿者,始终积极探索构建具有人文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播体系,开展主题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多维度的精品内容和服务。课程至今已服务超8000人次。

不仅如此,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联合福寿园生命服务学院,聚焦生命教育下的死亡文化、死亡关怀等议题,通过活动策划、资源整合、课程配置、捐赠参与等方式,持续投入支持生命教育事业。依托北京大学清明论坛、海上清明文化论坛、复旦大学生命文化节、沪港大专院校生命教育新媒体创意大赛、生命文化沙龙、墓园“静默行走”、港台生命教育讲座联动、生命桌游,以及生命教育进高校和社区等活动,不间断地将“生死课”以多元形式送入社会各界。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开展230余场次的生命教育课程、讲座、论坛与体验活动,累计参与单位1600家,受众超过20万人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