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公交出行还能私人订制?智慧交通数据底座打通“最后一公里”
2023-09-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施剑平/图、视频

未来停车场长什么样?根据人的个性化需求,公交车可实现线路动,站点动而人不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走进外滩大会未来智慧公交大脑,窥见了智慧城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命题。登上被绿植妆点的“原神巴士”,通过支付宝扫一扫进入米哈游游戏空间;车站内,乘客通过大屏体验公交智慧驾驶舱,根据大数据地盘,体验规划一条全新的公交路线;在未来城市综合电站,SCD柔性充电机器人随时为新能源电动车提供稳定的充电服务;进入新能源电车,体验支付宝车载多端互联技术与服务,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未来城市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进入未来智慧公交大脑的数字化大屏,一座城市各个公交系统的适时动态在记者眼前一览无余。展台上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以前比较偏远的公交线路或站点,如果不长时间蹲点调研,很难发现这些路段乘客的乘车情况以及乘车习惯,人工调研成本相当巨大,也很难快速做出线路调整的反馈。而通过大数据的后台和中台,这些数据开放给当地公交公司,就可以快速被他们采纳,并对站点设计、车辆调度等做成更为合理的改进和站点布设。”

还比方说,某地块兴建了新城,新城中居民的出行需求,出行习惯也可能通过这一智慧大脑快速做出反馈,迅速设计相应的公交线路。更重要的一点是,不但居民诉求适时反馈,同时相应的公交系统线网的应用和程序也在这一数据底座之上形成互联,公交线路可以根据居民需求走。记者获悉,目前,杭州、威海、石家庄、昆明等城市已实现应用,智慧公交大脑的数据后台以及相关算法也已向上海公交系统开放。

而在未来,智慧公交更人性化的方向是,公交线路会根据人的需求走,“例如,一个地铁站周边,公交需求和出行密度非常旺盛,站点布设就会根据动态的数据模块进行优化设计。算法还能模拟和预测公交的使用流量和乘客习惯。在智能调度方面,数据分析出炉后,会和公交调度系统做相应捆绑。出现突发情况和密集大客流时,都可以快速响应实现车辆增派。甚至于,可以借助数据后台,调度计划可以个性化实施到每一天。而乘客的诉求也可以点对点实现定制化,公交线路适时围绕乘客需求调整,一线一策,实现线路站点可动,根据需求可直接把乘客送达到医院、学校、小区,线路越来越细化,打通公交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