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打之年的宁峰挑战巴赫无伴奏全本,音乐厅邀请市民玩转mini音乐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9月21—24日,以“巴赫计划”为主题的上海音乐厅mini音乐节举行。享誉全球的小提琴家宁峰作为驻节艺术家,将挑战3小时演绎被誉为“小提琴演奏的圣经”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全本(含中场)。不管从音乐会时长,还是作品本身的难度,分量都极重,宁峰告诉记者说:“演奏巴赫无伴奏全本,不仅对音乐家是挑战,对观众也是挑战。”除了音乐会,此次音乐节还有丰富活动,邀请市民从厅内到户外,全方位解锁、玩转“巴赫计划”。
mini音乐节是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自2013年开始策划推出的古典音乐节,品牌已走过十年,今年为第八届。与沪上其他古典音乐节不同,从创办开始,mini音乐节就确立了“主题性”的办节特点,每年以一个主题连续举办3场音乐会、3场讲座等相关活动,在短时间内,为申城乐迷对某一音乐主题由浅入深,形成较为完整的了解,这也是上海剧场行业首个兼具学术和艺术的音乐节。
对今年的mini音乐节,上海音乐厅节目部主任李旭介绍:“上海音乐厅专攻室内乐及独奏,而古典乐中最绕不开的人物必有巴赫,把‘巴赫计划’作为乐季开幕,形式及内容都非常符合音乐厅的调性。2021年9月,音乐厅便邀请宁峰演绎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他与上海音乐厅的缘分还要说到与93岁音乐厅都是3月26日同一天生日。2023—24音乐季中,我们邀请了许多弓弦大家莅临音乐厅舞台,宁峰作为乐季首位登场的弓弦名家,此次他领衔‘巴赫计划’,对我们而言是一直在争取促成的事情。”
宁峰是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第一名得主,如今享誉全球,他以其音乐中饱满的抒情性,天生的乐感和令人叹服的演奏技巧受到国际乐坛的广泛认可。这次,他将携手双簧管演奏家黄铮和青年小提琴家王仕含及新古典室内乐团,在“巴赫计划”中呈现三场精彩绝伦且份量十足的音乐会。
其中最受关注的,当然是他挑战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全本(含中场)。放眼国际小提琴界,一场式挑战巴赫“小无”全本的演奏家也是少之又少。
“西方音乐之父”巴赫创作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BWV 1001—1006)是古典音乐史上无伴奏作品的最杰出代表之一。这部作品最伟大的贡献是:巴赫在一把小提琴上运用了复调手法,在作品中通过运用小提琴四根弦音色上的差异,增强了乐曲的主题变化,丰富了音乐的趣味,实现了仅用一把小提琴便能产生弦乐合奏般的富丽音响,展现出丰满的织体语言。值得一提的是,巴赫的这部旷世巨作,创作于1720年,大约是他35岁。而宁峰开始着手录制小无唱片时,刚好也是35岁。
这场音乐会,宁峰一人用一把1710年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维厄当”,3小时持续保持巅峰演奏水平演绎“小无”全本,带领观众领略巴赫所在时代,巴洛克音乐的技法和特征。
“演奏无伴奏作品,对技巧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没有简单的无伴奏作品,这在弦乐中已是定论。只要是无伴奏演奏,技巧就一定非常难。”宁峰说,音乐需要旋律,也需要和声,这样才能让听众获得好的音乐体验,而小提琴并不是擅长演奏无伴奏的乐器,这就为演奏增加了难度,“我有时会想,我自己愿意花3小时去音乐厅,来听一场只有4根弦的乐器演奏的音乐会吗?所以对愿意来音乐厅的观众,我非常感谢。”
除了演奏技巧的难,这场演出对体力也是一次挑战。“从演奏过程来说,大多数时候,管弦乐手在舞台上总有不需要演奏的时候,哪怕只有几秒钟,这几秒的休息非常有帮助。但演奏无伴奏作品,没有这个时间。在台上的每一秒钟,你都在演奏,每时每刻注意力都需要高度集中,而且演奏的音乐会让我的情绪不可避免产生波动,那么对大脑和肌肉的控制力就更需要注意。”不过,宁峰也表示,自己正值演奏家的“当打之年”,自己并不会有太多顾虑。
上海音乐厅方面表示,作为中国第一座专业音乐厅,多年来,上海音乐厅一直是申城音乐活动中心之一。今年mini音乐节也将在申城刮起一股“巴赫”风潮,音乐节将包含“听学看买玩”各大块面,除了音乐会以外,还包含3场讲座沙龙,1场分享会,1场放映会,“自然同乐”户外集市,一站式解锁巴赫。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