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关乎成长,从大学军训场上发出一封封 “感恩家信”
2023-09-2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在过去的18年里,您给了我最多的爱和陪伴,您总是告诉我有多特别,这给了我最坚实的后盾,让我能勇敢去做我自己,追求我想要的生活。我感恩您将我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小女孩。”这是大学“萌新”钟世佳写给爸爸的家信,写下家信时她正身着迷彩服在大学军训场上。

利用2023级新生入学契机,进一步引导他们关注亲情,感恩父母,承担责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团委在今年军训期间继续组织开展感恩家书活动,用流于心间的文笔和充满仪式感的写信回信方式,实现父母与子女之间双向奔赴,深化家校协同育人。实际上,就在“萌新”离家之际,也有一个“留给家人礼物”的暖心设计。

  // 重要节点的情感互动,一场关于成长的对话 //  

“哎呀,感觉越写越肉麻了,但总感觉信件是表达感恩与爱意的最好方式,平时不好意思说得出口的话可以畅所欲言。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希望你们能接收我想传递的心意,我不在家的日子里你们照顾好自己,平安,快乐!”

“真的,有你们这样的父母,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运。很少对你们说,但今天我要认真的告诉你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也会好奇你们最近在做些什么?爸爸妈妈有晚饭后一起去散步吗?有早点睡吗?有和两三好友亲戚聊天吗?有提到我吗?反正你们要好好的喔。”同学们在书信里尽情表达着爱与牵挂,诉说着平时难言的情谊,还有的则向父母介绍起初入大学的在校生活、表现与志向。

在写信之前,校团委先行引导学生们填写了一份特别问卷:父母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呢?上一次拥抱父母的是什么时候?父母平时都有什么爱好?是否留意过父母的情绪变化?我真的了解他们吗?迟疑间,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在一道道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下,回顾起成长中与父母的点滴往事,“检测”亲情的分量。

现场,还特地播放了一段特意为此准备的微视频,记载了开学报到当天悄悄摄录下的学校里父母与孩子送别的“亲情时刻”。同学认真观看画面,分享自己与父母相处的小故事,感触颇深。

2000多名新生所写的家书,校方统一依据信封上的地址寄出,静待家长们开启,希望在点滴相处中传递爱,用感恩促成长。这几天,有经有不少学生已收到了父母的回信。

钟世佳的爸爸很欣慰女儿顺利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进入了一直梦想的大学,来到心驰神往的城市,他在回信中勉励女儿:“希望你永远不要舍弃自己的初心,永远做一个追求理想、自由、无私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完整的人!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家长们纷纷把最衷心的祝福送给子女,“在遇到问题时,要沉着稳重,不要着急。不涉及身体健康,无关生命安全的事情都是小事情。天塌不下来,不确定时,不妨缓一缓再说,切不可毛毛燥躁,轻率做决定”“内心的锚,手里的舵,都是别人夺不走的信念,勇敢的穿越那些风暴,去见更大的天地!爸爸妈妈一直在你的后方,托举你!保护你!”“一步一脚印,敢于去创造自己美好人生,对社会有所贡献”……

纸短情长,这是一场重要时间节点的情感互动,更是一场关于成长的对话。记者了解到,感恩教育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闪亮品牌。未来,学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激发成才发展动力,助力培养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 离家之际,大一新生这样表达爱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际上,就在“萌新”离家之际,学校党委学(研)工部已特别策划了“向师长感恩”的内容,倡议新生珍惜爱、表达爱、传递爱,亲手为父母、老师准备一份“离家礼物”。

统计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3级新生俞志浩结合自己在AI图像生成领域与AI音频生成领域的一些探索和尝试,为父母精心制作了一幅画作。“AI画挂在家里,当爸爸妈妈想念与担忧我时,看看这幅画,能让他们安心。”俞志浩骄傲地说。

俞志浩说,自己对人工智能非常感兴趣,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自学了一些进阶技巧来更好地展现作品,经过不断打磨,也渐渐在与AI互动的过程中,体悟了AI更深的含义,所呈现出的最终效果也比一开始设想得要更加出色,这让他对所学专业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奋进方向。

在他的画作之中,少年登上这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仿佛站在了地球之外,遥看地平线,流星在空中划过,在繁星点点之下,初升的太阳产生夺目的光芒,把云层染成梦幻的色彩。层层梦幻的景象衬托出少年的雄心壮志:“Go to the end of the world”。这幅画作用于向父母言说自己的热血与理想,倾诉潜藏在内心的冒险精神与青春浪漫。

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2023级新生陶辰一认为,“离家”自是以古代的辞别礼最为正式。因此,陶辰一所作画中人物设计为身着汉服,黄色马蹄莲,花语为尊敬、爱戴,送予父母,感谢他们的支持陪伴;剑兰,花语为不断进步、步步高升,送给将要迈入大学的自己,祝愿自己学业有成;风信子,花语为享受丰富人生,同样送与自己,意在希望自己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度过愉快、充实的的大学时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