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调查|平台假房源扰乱租房市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社交平台、二手交易平台、短视频平台、租房平台……这些都是租客们在找房子的时候会用到的找房渠道。然而,青年报记者近日发现,现下各大平台都存在着虚假房源,引发了不少关注和大量吐槽。甚至有中介坦言,“平台上基本都是假房源”,非要转到平台外加上微信才能按需推荐。房源真假难辨,租客一个头两个大,究竟该怎么办?青年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现象
租房糟心,虚假房源成罪魁祸首
在小红书上,租房遭遇假房源相关话题帖子关注量和讨论量居高不下。
在平台上有心仪房源,联系后却发现全是中介,房源也是假的,图片、价格、位置、配套、视频,这些房源构成要素,哪一样都可能是假的,还可能全是假的,纯属无中生有。只是中介拿来获取客源、吸引流量用的,可能连中介自己都不知道该房源在哪里。
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这样类似的找房经历,他们纷纷表示,租房本就是件极其耗费精力的事情,虚假房源让租房变得更加糟心。
另外,明明在平台上就可以沟通,偏偏要求加微信私聊,对此,租客小陈表示已经无力吐槽。“只有加微信才可以看图片吗? 给了微信就算了,还一传十,天天骚扰电话,乱加微信,发假房源,加上了就说房子已经租掉了。找了半个月房子,找了无数中介,没几个靠谱的。上海的租房市场真是被一些无良中介搞得稀烂。”
假房源的问题不仅给租客带来了烦恼,不少房东也表示深受其扰。温妮本人就是房东,今年7月份,她发现自己一套位于上海曹杨武宁路附近已经出租出去的房子被某博主盗图,挂在网上用来引流,遂发帖提醒租客,“避雷上海中介盗图虚假宣传,擦亮双眼不要上当受骗。”
中介
假房源做噱头,真房源需匹配
也有不少人想“避坑”,千方百计想绕过房屋中介和二房东,自己联系到大房东租房,可是弯弯绕绕到头来却发现,房源在中介手上,发布房源的是二房东,大房东不知在什么地方……
近日,记者在某租房App上随机点开一套房源查看,并未打招呼,未发一言。“房主”就主动表示“你好,房子在的”并发来了微信号,要求添加微信。记者搜索了该微信号,发现是常见的昵称以字母A开头的租房中介微信,对方个性签名显示“可根据预算匹配,为你在这个城市找到一个温暖的家”。
成功添加上微信以后,这名中介上来就是三连问:想找哪里的房子? 预算大概多少呢? 什么时候住? 记者询问刚刚在平台上看到的该套房源是否还在,中介表示不清楚所指是哪套,看到该套房源截图后,坦言该房源不是真实的,价格也不是真实的。
为什么挂虚假房源? 该中介说道:“现在这些平台上挂原价没人看,因为挂得太低了,网上都没有真实的价格。不过市面上有的房源我手里都有,我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和预算帮你匹配。”所以,这么看来,平台上挂虚假房源做噱头,是中介们吸引客户惯用的手段。另外,提到中介费的问题时对方表示的确需要收取月租金的一半作为中介费。
记者还注意到,截至当天中午,该中介已经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20多条不同的房源。询问后得知,这些微信朋友圈里的房源都是真实的,并且随时可以带去线下看房,部分房源如果诚心想租还可以跟房东议价。
从中介微信朋友圈选了一处看起来还不错的房源后,记者与其约定当天下午去看房,对方立即发来了定位。下午,记者前往约定地点与该中介一起实地看房过程中发现,房子的实际情况与中介用微信发来的视频相差不大,但由于房子装修太老,记者表示想看看其他房源。随后,中介立即又在手机上找了2个合适的房源给记者看,确定看房意向后,他给该房源的所谓房东打了电话,询问是否方便看房,获得许可后前往该处看房。途中,记者与该中介攀谈,询问房源房东的情况。中介告诉记者:“现在的房源多数都是二房东在管,签合同也是直接和二房东签,后续如果需要办理居住证,可以通过二房东找到大房东。”
在实地看房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同一处房源会有不同的中介同时带租户来看,他们隶属于不同的中介机构。例如当天所看的第二处房源,就碰到2对不同的人来看,中介还会趁机说:“你也看到了,这个房子比较抢手,所以如果你看中了最好今天就定下来。”
租客
费力不讨好,假房源扰乱租房市场
记者还联系到了刚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第一次在上海租房的2023届毕业生晓丽。之前晓丽不认识任何中介,所以她通过某租房App找房,看中了7套符合自己预期的房源,并且约好了5个中介,说好要去现场看房。去看房之前,她的想法是“我希望去线下看的房子就是我在平台上看到的那几套”。
据晓丽介绍,目前该平台租房的流程是要先添加一个人微信好友,然后那个人派单给其他人,然后再由接到派单的人联系她,带她去看房子。所以晓丽没有办法预先联系到要带她看房子的人,只有到了看房那天双方才能通过电话取得联系。
约好看房那天,晓丽早早赶到上海,但接到第一个中介电话时对方却让她去离原本说好的地方很远的地铁站。“中介很直白地告诉我,说我在平台上看的房源显示的地点是商业楼,还反问我那里怎么会有房子?”晓丽说她就是想看那套,“为什么我到了之后才告诉我没有这套房子?”于是第一套房源作罢。
然后,她联系了第二个中介,见面后,该中介同样告诉她网上的是虚假房源,还说她的预算根本不可能租到那套房子。后来这名中介带她看了3套其他房源,都和她的预期差很多。由于迟迟不能顺利达成交易,中介说还有套房源可以带她去看,先给她看视频,觉得满意才去实地看,而且必须看完就签合同,如果还不满意的话就不带她看房子了。
最后,晓丽与第三个中介碰面,虽然看的也不是她约的那套房子,但好在该中介较耐心,提议带她看附近的房子,之后她看了一套步行通勤只要13分钟的房源,虽然价格稍微比她的预期高些,但通过多方沟通和考量,她决定租下这套房子,于是当场就签了租房合同,“合同上写的身份证的那个人我完全没有见过。”
到这里,晓丽的第一次租房之旅才告一段落。说起这段经历,晓丽感受最深的就是虚假房源的事情。她告诉记者:“中介并不能赚到额外的钱,虽然他们可能因虚假房源接触到更多客人,但我租房的预算不会改变。租客租房的效率被拉低,他们的工作效率也被拉低了。除了制造了租房市场的混乱,并没有人能真正从中获利,着实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平台
建议全程在平台内沟通右上角举报假房源
碰到虚假房源的当天晚上,晓丽发现租房平台上那7套她看上的房源全部都突然失效了,后来她曾打电话给平台工作人员投诉,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工作人员告诉晓丽,还需进一步跟上传房源的那些人进行核实。
想到中介之间可能都相互认识,担心个人隐私泄露从而影响到人身安全,晓丽就询问工作人员进行情况核实的时候会不会涉及个人隐私,对方表示不会泄露个人电话号码,但不保证对方不能猜出来是她。考虑到安全问题,晓丽最后只得放弃投诉。
记者也就困扰晓丽和其他租户的虚假房源问题联系了App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碰到发布虚假房源的情况,建议找到这个房源之后,点击APP右上角的三个点,进入该页面进去举报。可以写明具体的情况,提供相关资料,后台收到后会严格审核。
那么,平台在上架房源的时候如何确保房源的真实性? 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要在App发布房源,一般分两种,一种是个人资源,另外一种是中介房源。发布房源时都需要进行认证。
另外,该工作人员还建议查看个人发布的房源,并且尽量在平台内进行沟通。比如预约看房、语音通话、微聊联系等,都在平台内进行。“看房包括个人隐私和个人财产的沟通等,都建议在平台内沟通。如果去现场看房之后,确实跟实际不符,你可以拍照上传,后台也可以更好进行核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