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音乐节收官,用好音乐浸润城市生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连续4天,3场音乐会、3场讲座沙龙、1场分享会、2场放映会、“自然同乐”户外市集,刚刚收官的mini音乐节,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打开各个空间“玩转巴赫”,用好音乐浸润城市生活,给超过2万名现场及线上观众缔造了一段难忘的音乐记忆。
// 弓弦名家宁峰驻场“寻找巴赫” //
与沪上其他古典音乐节不同,从2013年创办开始,mini音乐节就确立了“主题性”的办节特点,帮助申城乐迷在短时间内形成对音乐主题较为完整的了解,这也是上海剧场行业首个兼具学术和艺术的音乐节。
今年mini音乐节邀请到享誉全球的小提琴家宁峰驻场,连续3天带来了3场分量十足的精彩演奏,让古典乐迷大饱耳福,3场音乐会座无虚席,现场不乏与父母前来的小琴童、携带乐谱现场“上课”的青年和常来打卡的古典乐迷。
9月22日首场音乐会,宁峰3小时演绎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全本(含中场),完成了对身体和心理双重极限的挑战,没有浮夸的肢体表现,却充分还原巴赫所谱写的演奏技巧,演奏充满丝绸般的质感、饱满的抒情性、至高的演奏技巧和强大的感染力,收获了全场观众热烈的喝彩。
9月23日-24日,宁峰分别携手双簧管演奏家黄铮和青年小提琴家王仕含及新古典室内乐团,带来了两场《巴赫小提琴协奏曲音乐会》,演奏了巴赫、施尼特凯、皮亚佐拉的作品,用音乐还原巴赫所在的巴洛克时期样貌。连续2天来听音乐会的乐迷小兔说:“你可以永远相信宁峰的现场,今年mini音乐节太酷了,我特别佩服宁峰老师的勇气,连演3天都演满上下半场,这需要极好的体力和毅力,这就是现场音乐的意义吧,一期一会,不可复制。”
除了音乐厅大厅精彩纷呈的演奏,音乐厅内部空间进一步向观众打开,mini音乐节首场演前分享会在B2音乐立方启幕,并在此举办了《通往世俗音乐的阶梯——巴赫时代的键盘乐器》《打开巴赫密码的钥匙——巴赫的声乐作品》《巴赫弦乐演奏风格的复古与创新》3场音乐讲座沙龙并同步线上直播,通过对巴赫键盘、弦乐、声乐作品的三块解读延伸音乐会内容,让广大音乐爱好者全方位了解这位欧洲音乐史上的伟大作曲家。“巴赫计划”放映活动《银幕留声:电影里的巴赫》在鲜少与观众见面的音乐厅4楼“响空间”与乐迷见面,在特别制作的60分钟经典影片集锦中,让到场的200位乐迷带走进电影里的巴赫,感受巴赫旋律中的电影世界。
// 让古典乐与观众的距离更近一点 //
今年,mini音乐节首次走出音乐厅,将丰富的演出与活动从93岁的音乐厅内延伸至户外广场,同时在互联网上同步直播了1场分享会与3场讲座,触达更多人群,让每一个想了解巴赫和走进古典乐的普通观众都能“零门槛”与mini音乐节不期而遇。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说:“今年的mini音乐节我们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节日氛围,我们主动走向观众,让全年龄段爱乐者都能从中收获快乐,让大家感受到不仅音乐厅有巴赫,在生活中人人都能遇到巴赫。”
今年,音乐节还主办了“自然同乐”户外市集,带来了音乐潮流生活、巴洛克胶集会客厅、音悦美育亲子互动、乐器环保拼接创意4大主题市集&活动,上海魔笛乐团、疗愈二重奏、ChuChuVibes打击乐团也在现场带来的3场户外演出。市集第一天虽遇下雨,但前来打卡的朋友依然热情不减,有三五好友结伴、也有带着孩子体验亲子活动的父母、还有前来感受巴赫的外国友人。
短短4天的音乐节,却在申城刮起了一股“巴赫”风潮,“听、学、看、买、玩”等一系列音乐会与活动,一站式解锁巴赫,打开了古典乐与观众的全新连接,不仅让观众以更直观的方式近距离感受古典乐,也为音乐厅内外艺术空间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音乐厅方面表示,每座音乐厅都有属于自己的“音色”,而专攻室内乐及独奏就是上海音乐厅独有的“音色”,作为中国第一座专业音乐厅,也是大家的“城市音乐客厅”。未来,音乐厅将继续深耕mini音乐节这个古典音乐品牌,让更多人走进古典乐,走进音乐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