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香造纸古琴皆可成书,非遗网络小说为何这么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在中华传统文化普及不断升温之时,非遗题材网络小说成为新热点。95后网络作家“金色茉莉花”将他所理解的制香、制墨、打铁花、古琴等非遗写入网络小说《我本无意成仙》中,一时间作品成为了爆款。最近这部作品获得了“阅见非遗”第一届网络征文大赛的金奖。而一批青年作家正在投身非遗小说的创作。
写过《我的时空穿梭手机》、《我的时空旅舍》等网络小说的 “金色茉莉花”,过去大多沉浸自己虚构的世界里。但作为一个四川网络作家,“金色茉莉花”也常常有感于四川安逸的生活,对那里的非遗文化十分感兴趣。所以在《我本无意成仙》中,“金色茉莉花”笔锋一转,回归了生活,而作品中涉及的非遗,则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我本无意成仙》将造纸、制香、制墨、打铁花、古琴、二十四节气、陶瓷工艺等非遗与故事情节有机融合,让人十分惊艳。“其实在写的时候,我并没有刻意去描绘非遗,也很少依托它们来构建较长的剧情。之所以刻画非遗,不过是因为它们真实存在于那个时代而又足够令人惊叹,是我们智慧的结晶,是时代的符号,这已经值得人们的喜欢,也值得笔者为它付出笔墨了,而它们的存在,则使得我构建的世界更加真实。”“金色茉莉花”对记者表示,对传统文化的书写会成为网络小说的一个趋势。“就我个人的视角所得,对于传统文化,现在多数年轻人对于它的接受能力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高,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喜欢也比我们、至少比我原先想象的要深,只要我们能加一把力,传承传统文化也许会比我们想象的更轻松。“
此次“阅见非遗”第一届征文大赛由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共同主办。在大赛征集的6.3万多部网文作品中,涉及京剧、木雕、造纸技艺、狮舞等127个非遗项目。网络作家书写非遗的热情很高涨。最终《我本无意成仙》获金奖,《炽热月光》《一纸千金》《大明英华》获银奖,《一梭千载》《相医为命》《娇娥》《轻吻小茉莉》《金玉流年》《守一人》获铜奖。
00后网络作家“慈莲笙”的《一梭千载》这次获得铜奖。在小说里, 作者的故事围绕着杭罗织造文化展开,把中国丝绸之韵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认为如今对于非遗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更深的挖掘文化本身,加强内容知识规范化管理,以及确立思想层面的正确认知。国家层面提出的“守正创新”不是一句空话,有‘守正’,才能‘创新’,不然九层之台无以累土为基,无非是空中楼阁的空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