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运会“小青荷”到亚残运会火炬手,上海女孩收获满满
2023-10-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实习生 赵冉

在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的火炬传递过程中,一共有600棒火炬手参加,其中也有志愿者代表,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上海姑娘徐若瑶就是其中一员。

1999年出生的徐若瑶是第74棒火炬手,在刚结束不久的亚运会上参与志愿服务,“非常荣幸可以展现作为一名上海青年志愿者的风采,也在过程中了解到了其他火炬手的精彩故事,他们都在每一条平凡之路上做了不平凡的自己。”

  ※  火炬传递的是责任与力量  ※  

徐若瑶是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硕士研究生,有着丰富的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经验。这次被选为亚残运会火炬手,让她对志愿精神和体育精神都有了全新体悟,“一开始只觉得是荣耀,但回过头来看,更多的是责任,火炬传递的更多的是精神和力量。”

火炬传递当天,原本的晴天突然下起了雨,甚至越下越大,但快轮到徐若瑶时,雨突然变小,“我觉得我还是挺幸运的。”她告诉记者,火炬传递的地点在新安江边上的山道上,旁边有群众自发组织的加油团队,“建德人民非常热情,从等待到火炬接力结束,一直陪伴着我,哪怕是下雨,也一直保持热情洋溢,结束后我们还合了影。”

徐若瑶的上一棒是一位地方残联副主席,是一名视障人士。在培训中,他们积极商量交接时间和动作把控,不断演练,最终,通过默契配合,顺利地完成了交接棒。

徐若瑶表示,火炬手之间的氛围非常好,她从车上下来去点位等待时,车上的其余火炬手会一起给她加油,等她回到车上后,大家又一起庆祝她顺利归队,让她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  “小青荷”服务点滴皆为成长  ※  

虽然,徐若瑶身为“小青荷”的志愿服务工作已告一段落,但杭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经历让她收获满满。她负责在杭州奥体中心田径赛事的服务领域,为观众进行专业答疑解惑与体育知识科普,“作为体育生,参加亚运会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在现场观看比赛,感受体育竞技氛围,还能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帮助别人。”

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徐若瑶结识了很多残疾人志愿服务团队的伙伴,他们不仅没有因为残疾自暴自弃,反而在接受帮助后反过来帮助他人,“他们身上这种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风貌令我感动不已,他们在逆境中把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万分。”

为了能够出色地完成“小青荷”的志愿服务工作,徐若瑶做了充足的准备。前期,通过线上课程学习了赛会相关知识、志愿者礼仪守则、急救措施与应变对策等通识培训,来到场馆后,她又尽快熟悉场馆构造,明确岗位职责,提前进行了岗位演练。

在一场比赛结束散场时,有一个8岁小女孩找到徐若瑶,希望眼前的这位志愿者姐姐能够帮她找到家长。徐若瑶表示,“刚开始担心她会惊慌失措,没想到她比较冷静。安抚她情绪后,我和志愿者伙伴询问她家长的穿着,长相特征,再将寻人消息传播开。”

虽然发起了广播以及信息找人,但是短时间内家长并没有赶来。刚开始还沉着冷静的小姑娘也渐渐失去了耐心。随着等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小姑娘越来越焦急了。于是,徐若瑶和小伙伴和她聊天分散她的注意力。最后,在安保部门的协助下,小姑娘找到了家长。

将近一个小时后,焦急赶来的家长不停地向志愿者团队表达诚挚的感谢。徐若瑶表示,“那一幕让我深受感动,希望以后能延续用心用情、精心暖心的‘小青荷’精神,努力为更多人提供贴心细致的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实习生 赵冉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