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为何能打造生物产业集聚区,吸引科创青年纷至沓来?
2023-10-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在由宝山团区委承办的“临港杯”第十届“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单元赛开幕式暨复赛中,“药物牧场”项目在复赛中夺冠,并于今天获得了决赛第二名的好成绩。上海药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许枞表示,药物牧场的诞生填补了我国在全球首创新药领域空白。

  填补我国在全球首创新药领域的空白  

“之所以取名叫药物牧场,是希望我们公司像牧场一样产生大量的原创药物。”许枞介绍说,目前公司利用全球首创的动物体内靶点发现平台和药物化学人工智能平台持续开发全球首创新药。“通过能深度学习驱动的人工智能药物设计平台,我们可以做到18月内完成苗头化合物—临床候选化合物开发,减少50%的开发时间,合成500个化合物,减少70%的化合物合成。”

“在我们之前,中国还未做过源头创新的药物。”据许枞介绍,通过PB转座子驱动的体内靶标发现平台,2023年6月,肾病心血管疾病全新疗法DF-003已经获批美国FDA一期临床IND,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ALPK1抑制剂新药。

其实,早在2005年,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复旦的许田教授就发明了全新的基因编辑工具,在核心期刊发了一篇顶尖的论文。但彼时生物医药类的投资机构并不多。待2015年公司成立后,这一核心专利技术又实现了很大的迭代,原本需要300人的团队才能操作的工具,如今只要10个人就能操作了。

“我们的第一个产品是治疗乙肝的,在全球有3亿慢性乙肝患者,每20人中里就有一名,基数相当庞大。以前患者需要终生服用,但我们尝试的全新的方法能治愈该疾病。一期临床大获成功。”许枞说。

要实现从0到1的源头创新,难度非比寻常。不仅要实现技术上的突破非常难,获得融资也实属不易。在招募了全球最顶尖的人才后,药物牧场开启了升级打怪模式。

创业之初,一切都需要精打细算,让许枞印象颇深的是建实验室的经历。按照常理,建10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装修需要花费1000多万元,但公司手头只有50万元的预算。做科研的许枞和团队成员开始DIY装修,从零开始学设计软件,自己设计实验室,还装成供应商与建材市场讨价还价,最后请物业师傅帮忙装修实验室。最后仅用了三四十万元就建成了实验室。

就是在这个简陋的实验室里,整个团队花了半年时间,在5000个基因突变小鼠里面找到了对应的靶点。当奇迹发生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从来没有在任何文献中看到那么好的效果,又反反复复重复了十几次实验才相信这是真实的。” 许枞告诉记者,基金编辑工具可以应用在心血管、肾病、眼科等种种药物靶点的开发上。此次研制的首款药整整领先了欧美企业两三年。

  双创青年与生物产业集聚区 “双向奔赴”  

据悉,本次单元赛共吸引112个创新创业项目报名,主要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服务三大赛道,最终遴选30强进入决赛。

据宝山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赛事中,团区委整合多方资源,推出系列举措。实现“赛事联动+机构联合”,与在宝山举办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大会联动合作,与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等联合让办赛力量更加聚合,专业支撑更加有力。“我们突出‘组织专业+评委专长’,考虑到生物医药产业实际,对赛事组织报名方面做了专业调整,吸引更多优质项目报名,严把评委专业度,让评审结果更有信服力;注重‘全国引流+本地引留’,发挥青联、青企协和各方力量‘朋友圈’优势,外省市项目占参赛项目总数的31%,与各职能单位合作,针对性开展推介、招商和服务,成立‘创青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青春助企服务团,争取通过赛事引留一批优质创新项目,帮助在上海成长壮大。”

据悉,宝山区团区委还在团市委、市青联指导下,聘任15名评委专家和创业导师成立了“梦创导师”团队,将在青年创新创业方面给予持续性辅导。

类似药物牧场等生物医药领域的创业企业为何愿意驻扎在宝山?理由是全方位的。就在“2023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大会”上,宝山区区长高奕奕介绍,近年来,宝山区加快盘活低效土地,建成国盛产投·宝山药谷等高品质载体,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其中,南大合成生物产业园是全市唯一一个以合成生物为主题的产业园。 “生物医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也是宝山推进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

据了解,宝山继先后推出科创30条、生物医药专项政策1.0版、2.0版的基础上,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新政也于活动现场发布。未来三年,宝山区将朝着“生物医药产业产出规模突破200亿元”这一目标稳步迈进。

对于合成生物来说,从投入到产出,还要经历一段等待期才能真正起效益。其中成果转化绕不开资金这道坎儿。不少科创中小企业提及,功能性平台是刚需,但自购成本高昂,令囊中有限的它们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产品发展至不同阶段需匹配功能不一的中试放大平台。对它们来说,这笔投入产出并不划算。

为此,宝山区相关部门已与诸多院士团队积极洽谈,计划引入一批标志性功能型平台。以高能级生物铸造厂等重点基础设施的铺设为切入点,吸引更多中小微创新主体来此创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