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国家展中国馆新设“自贸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
2023-11-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 施剑平/图、视频

如今,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正汇聚起更强劲的开放力量,新一届进博会又将有何惊喜?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现场发现,今年进博会国家展中国馆新设“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重点展示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

今年9月29日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成立十周年。走进展览区,LED大屏幕上,水墨山水画徐徐展开,全景式呈现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年领航改革开放路。20世纪90年代,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在上海外高桥设立。2013年,以外高桥保税区为启航地,诞生了全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年来,21个自贸试验区已形成从南到北、由沿海至内陆的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了先行先试的改革试验田和开放前沿阵地作用,在链接“双循环”、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在全国形成了明显的示范效应。

回顾十年发展历程,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出哪些举措?取得哪些成果?形成哪些红利?这些在成就展都能找到答案。

展览用形象化的呈现,向观众展示,我国已先后出台29份自贸试验区建设方案及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文件,涉及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府职能转变等,形成了较完善的自贸试验区政策制度框架体系。

在现场,记者还遇见了一位来自自贸区医疗企业的工作人员,她说,“自贸区对企业和个人都是‘福地’,无论是在全国率先推出负面清单,建设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还是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这些创新举措都在解决企业的难点,也希望能多地推广。自贸区不是盆栽,是苗圃。”

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共享,十年来,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开放带动作用显著,自贸区实际使用外资2225.2亿元人民币,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利用外资的18.1%;外贸进出口总额7.5万亿元人民币。自贸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历经7次修订,截至目前,190个条目缩减至27个,多个行业已取消外资准入限制。

从推出全国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到上线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从创设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到设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自贸试验区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众多“第一”,累计部署3500多项改革试点任务,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今年上半年,自贸试验区贡献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和18.6%的进出口贸易。

十年来,自贸试验区这片“试验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深耕细作中茁壮成长。改革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变革贸易监管体系,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激发开放型经济活力,“试验田”上结出累累硕果,自贸区十年成绩单亮眼。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