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会群芳斗艳,“全球艺场”不容错过“上海时间”
2023-11-09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今天,全球艺术品市场聚焦上海。以“全球艺场·艺术上海”为主题的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今天揭幕,包括西岸艺博会、ART021、上海双年展在内的一批艺博会万箭齐发。大批艺术家和收藏家齐聚上海,上海已经成为继纽约、伦敦、巴黎之后全球艺术品交易排期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全球艺场”不容错过的“上海时间”。

  // “这里的观众接受和欣赏你的不同” //  

在今天揭幕的2023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艺术家张佩瑶一口气带来了她2021年开始创作的《O/X系列》和前几年的《竹系列》,这22件作品都是自己心爱之作。张佩瑶虽然之前在上海也办过一些展览,但参加西岸艺博会还是第一次。她告诉记者,她觉得西岸艺博会的观众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包容性的观众,“他们接受和欣赏你的不同”。

今年西岸艺博会全面复苏,仅场馆就有西岸艺术中心A馆、西岸艺术中心B馆、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以及西岸漩心等四大场馆。作为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的领衔重点项目,本届西岸艺博会迎来了185家重磅展商,创历届规模之最。展出作品涵盖绘画、雕塑、影像、装置、数字作品等媒介,呈现全球当代艺术实践的丰富面貌。

在现场记者看到了很多老面孔。像AIKE、豪瑟沃斯、大田秀则画廊、佩斯画廊、香格纳画廊(ShanghART Gallery)、空白空间(WHITE SPACE)等画廊机构都已经连续十年参展。这意味着即便在过去比较艰难的时期,他们依然对“全球艺场,上海时间”抱有信心。“中国未来无疑仍是世界艺术品中心,而上海就是这个中心的中心。如果失去了上海,那对艺术机构来说都是一种灾难。”画廊人士龚先生告诉记者。

一个上午,张佩瑶都忙着接待各种观众和藏家。作为张大千外传弟子的张佩瑶,喜欢将中国画的勾勒和西洋画的点面相结合,给人以沉静心灵的画面。世界各地的竹子是她的重要题材。她与观众沟通得十分开心,而一些藏家的想法也给了她很多启示。张佩瑶说,西岸艺博会的艺术水准与世界各重要艺博会是一样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西岸艺博会并没有止步不前,它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

在西岸艺博会,从来可以看到被城市活力激发起来的那种当代艺术的碰撞。今年,西岸艺博会邀请英国著名艺术家莫拉格· 麦耶斯考夫担任主视觉设计师,她创作的一组最高达25米的装置《野生之花》出现在西岸艺术中心A馆、B馆和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外立面。这些生机勃勃且形态各异的彩色建筑线条,如同野生之花在地面生长,向天空伸展,同时与滨江地区的景观遥相呼应。         

这些艺术的奇思妙想随处可见:著名艺术家李山首次呈现其特别为西岸艺博会创作的大尺幅绘画《苏美尔徊响》。倪志琪带来《真空》系列新作品之一《Vacuum 3.0》。冯翰婷的《关系》系列作品以线性霓虹灯为媒介,讲述两股不同力量的纠缠。通过在徐汇滨江安置三座帐篷,刘佳玉试图构建起当代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不远处则是张雯洁Vega的秋千《荡》与苏新平的《行走的人》。此外,倪志琪的不锈钢烤漆公共艺术作品《Vaccum椅》首次在AI PLAZA西岸凤巢亮相。

  // 上海全球艺术品交易排期的重要节点 //  

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的重点项目之一,第十一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今天在上海展览中心揭幕。本次博览会展商数量再创新高,150家国内外优秀画廊携重磅作品参展。包括主画廊单元、APPROACH 单元、特别项目和BEYOND公共单元在内的四大核心板块,分别辐射包容、创新、多元与社会美育的主题。

记者了解到,和西岸艺博会一样,艺术机构同样在ART021上表达了他们对于上海的热情。今年参展的150家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7家画廊为首次参展。阿尔敏·莱希、高古轩、卓纳画廊、桑塔画廊等蓝筹画廊悉数回归。千高原艺术中心、空白空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亚洲艺术中心、华氏画廊、天线空间、香格纳画廊等更是自首届起连续十一年与ART021携手相伴。

值得关注的是,很多艺术机构同时参加了几个艺博会。像空白空间和香格纳画廊在西岸艺博会和ART021同时亮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海已经成为继纽约、伦敦、巴黎之后全球艺术品交易排期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场“全球艺场·艺术上海”中,来自全球的收藏家都会云集上海,他们会游走于各个艺博会之间,而在各个艺博会设展,就有望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当代艺术博览会之一,ART021在与国际权威艺术接轨的同时,也意在打破文化壁垒,探索西方主流叙事以外地区的先锋实践与美学体系。创立至今11年来,共有近30家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画廊参展,辐射奥地利、俄罗斯、韩国、拉脱维亚、泰国、希腊、伊朗、印尼、越南和新加坡等地。今年就有9家展商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画廊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作品涉及架上绘画、雕塑、装置和摄影等,让更多观众领略到多元文化与艺术的碰撞。

记者了解到,随着上海文物艺术品交易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ART021作为交易周重点项目频创佳绩,并不断创新拓展自身模式。数据显示,历届博览会到访人数约8万人次,其中外地来沪人员约占40%,其中境外访客约有25%,拉动周边上千万文旅消费。

  // 交易周全力打响“艺术上海”品牌 //  

今天揭幕的这些艺博会都是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的重要组成。记者了解到,交易周期间,全市将集中举办超百场艺术活动,包括100余场展览交易、30余场艺术拍卖,汇聚250余家中外艺术机构,货值预估超过100亿元,展商数量、境外画廊占比、交易规模均将创历史新高。

2019年以来,上海对标全球城市,锚定“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目标,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2022年,上海文物艺术品市场交易规模达128.53亿元,比2019年的89亿元增长44%;文物艺术品进出口总额102.76亿元,比2019年的63.93亿元增长61%,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已成为全球艺术品交易排期的重要节点。

除了几大艺博会之外,本届交易周全力打响“艺术上海”品牌,在“全球艺场,艺术上海”总体框架下,市区联手做强“艺术西岸”“艺术外滩”“艺术苏河”“艺术自贸”四大重点艺术消费集聚区,打造“全球艺场”的上海地标。

其中,“艺术西岸”蝶变升级,重点构建全要素文化艺术产业生态圈,着力打造对话全球的产业平台,在6.2公里的超长美术馆大道上,倾力巨献城区级的文化艺术嘉年华;“艺术外滩”组织外滩国际艺术节区域内32大场馆,举办58场高品质展览,通过艺术、时尚、商业的跨界融合,带动外滩及城市核心商圈的转型升级;“艺术苏河”致力于打造苏河湾“艺术生态高地”,凸显更具海派味、烟火气的商业文化特色,其对标香港H Queen's的艺术新地标“苏河皓司Suhe Haus”画廊大楼,已于交易周率先揭幕,同步启幕的“苏河艺术季”将举办6场一流艺术大展,20余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艺术自贸”则打造全球体量最大、硬件设施最优的艺术品保税综合服务体“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为境外艺术品展示交易提供便捷高效的进出境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