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咸猪手”、清除公共出行的“隐秘角落”,检察机关这么做!
2023-11-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图

在乘坐大客流量的轨道交通中,市民群众特别是年轻女性对“咸猪手”案件深恶痛绝。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上海铁检院)发布的“大交通”领域一审刑事案件集中管辖情况通报中获悉,对于此类案件,检察机关会主动依据大数据筛查发现立案监督线索,综合把握次数、行为恶劣程度及证据链情况后,再筛选出情节恶劣的案件,督促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

情况通报显示,自2021年9月集中管辖至2023年9月,上海铁检院共受理大交通领域公安机关移送刑事案件848件1114人,其中审查起诉案件520件687人。总案件数前三位的案件类型分别为盗窃罪(占比24.4%)、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占比11.5%)、故意伤害罪(占比9.4%)。值得注意的是,乘客间因偶发矛盾引发的轻伤害案件和影响交通运营安全的危险作业案件仍时有发生。

记者从此次发布的案(事)例选编中看到,在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钱某某多次在本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厢内实施猥亵,经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后,仍屡教不改,上海铁检院对钱某某立案监督并提起公诉,最终以强制猥亵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针对此类“咸猪手”案件,在公安机关加强治安处罚的基础上,检察机关依托侦协办的联席会议机制主动跨前一步,与公安机关开展会商调研,从主体特征、行为规律和被害人情况等各个方面详细了解当前猥亵治安案件的特点、难点,为准确适用法律、排查监督线索做好准备,加大刑事打击力度,更好震慑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相关案件的发生。

此外,检察机关依据大数据筛查,发现立案监督线索。依托侦协办的数据共享机制,在公安数字化执法办案平台中进行大数据筛查案件,筛选出初步符合入罪条件的人员。综合把握次数、行为恶劣程度及证据链情况后,再筛选出情节恶劣的案件,督促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同时,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进行评价,适配相应的刑事强制措施。

在深化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方面,上海铁检院也在全力保障未成年人的出行安全。该院创立未检“铁甲护未”品牌,紧贴未成年人法治需求开展工作。自办理上海首例“咸猪手”猥亵入刑案件以来,会同公安机关研究制定公共交通领域强制猥亵犯罪证据指引,进一步规范取证要点;并与审判机关就依法惩治公共交通领域猥亵未成年人犯罪会签工作协议,对猥亵未成年人案件从严从快批捕起诉,限制认罪认罚从宽幅度,有效震慑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

上海铁检院表示,此次类案监督,一方面为司法机关就公共交通领域多次猥亵如何具体评定社会危害、统一类案执法标准达成共识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也促使公检双方进一步思考如何拓展监督方式,从事后监督、逐步转向实时监督,从而更及时有效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出行安全;也为城市公共交通领域该类案件的监督办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

据悉,2021年9月,根据上级关于对本市交通领域刑事案件调整管辖的规定,本市民航、水运等交通领域一审刑事案件由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上海铁检院)办理,这是继既有铁路案件,2014年轨交案件集中管辖后,“大交通”领域集中管辖的又一次深入有序推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