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追戏莫如演戏,首部学生版昆曲《长生殿》献演中国校园戏剧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上海昆剧团携手同济大学共同打造了一台全部由在校大学生担任演员的学生版昆曲《长生殿》。这部作品昨晚在第八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一亮相便引起轰动,青年学生对昆曲艺术精准的拿捏和诠释,让很多人叹为观止。
学生版昆曲《长生殿》创排于2021年。此次再次排演,共有来自同济大学等15所学校的27位大学生完成,参演的高校数量进一步增加。该剧由“定情”“密誓”“惊变”“埋玉”四折组成,由同济大学校友王悦阳整理改编自上昆精华版《长生殿》。
“定情”一折的场面最为宏大,内侍、大臣、宫女们站了满满一台。“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金钗钿盒帝妃定情,这一段美妙的爱情故事由来自同济大学的王佳鑫和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王卫卫演绎。“埋玉”一折历来是《长生殿》中最难演的折子戏之一,来自同济大学的蔡筱君与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潘怡麟情感饱满,高腔低啭,精彩演绎帝妃的生离死别。
为了学生版《长生殿》的创排,上昆派出了纵跨五班三代的强大师资,从与同学们年纪相仿、二十出头的“资深”年轻演员到梅花奖演员、已至耄耋之年的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对学生进行生旦净末丑全行当的分类教学。这次参演中国校园戏剧节之前,上昆又对学生演员进行了一次集训。经过集中特训,同学们的声音和形体有了肉眼可见的变化。多位主要角色的老师也倾力加盟,从唱腔到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手把手地传授给同学们,教他们把握每一处细节。
在剧中饰演唐明皇的蔡筱君来自同济大学,他对记者表示:“时隔两年,能够再次饰演唐明皇对我来说是一种荣幸。我非常珍惜与上海昆剧团的专业演员、艺术家们学习的机会,也非常开心能和更多同学们一起切磋。再次登上舞台,我对唐明皇这个角色以及长生殿这部戏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只有在不停地练习、思考、演出后才能越来越靠近昆曲的真谛。希望学生版《长生殿》常演常新,也期待通过我们学生版《长生殿》让更多人走进剧场观看上海昆剧团的鸿篇巨制全本《长生殿》,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力量。”
对于学生版《长生殿》再次成功呈现于舞台,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说:“这部昆曲传世之作,历经岁月长河,由昆曲’传’字辈老师世代传承,薪火相传至新时代的莘莘学子,今天成功献演于中国校园戏剧节的舞台上,新老学员济济一堂,说明这个昆曲普及推广的方式有迭代、有未来。”演出结束后,剧组还受邀参加了“戏剧在校园”主题对谈活动,以“传统戏曲与当代青年”为主题,探讨在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戏曲如何适应青年观众审美,以推动校园戏剧高质量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