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好风景,慢行不错过,骑行者签字支持《东岸滨江文明骑行公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今年暑假,本报《“狂飙”“开火车”……夜骑虽畅快,但后果可能很严重》引发各方对于滨江沿岸绿道骑行安全的关注。为缓解矛盾、减少事故,12月3日,浦东新区浦江办、绿化中心会同浦东交警支队、属地街道及相关志愿者在世博公园开展“沿途好风景,慢行不错过”——东岸滨江文明骑行联合宣传活动,呼吁市民游客在滨江公共空间遵守规则、配合管理、文明骑行、安全骑行。
骑行道、跑步道、漫步道市民游客应各行其道
世博滨江也是市民骑行的好去处。今天是周日,天气也不像前两天那般寒冷,阳光暖暖地洒在滨江岸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看到,这里吸引了不少老人、孩子前来游玩、观景,更有不少骑行爱好者穿行。
只见20多米宽的滨江沿岸绿道被划分为:骑行道、跑步道、漫步道,骑行道上还细心地划着小小的“横道线”让行人过“马路”。“当心当心”,一位戴着头盔的骑行者边骑自行车,边大声提醒前方正在过“横道线”的老人。记者留意到,虽然大多数骑行者都能遵守规则在骑行道上骑行,但也有新手会骑到跑步道、漫步道上,白天视线较好还能及时避让,夜骑危险系数更高。
伴随着城市骑行的风靡,东岸滨江公共空间全线24公里最美骑行路线已经成为市民游客心目中的一条宝藏路线。然而随之而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虽然管理部门已在安全设施和标识标牌,以及管理手段上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优化引导,但由于不文明骑行导致的滨江骑行碰擦事故仍时有发生。
根据《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设计导则》,浦东滨江以创造自然生态和富有文化魅力的滨水公共空间为目标,将自然、生态、人文和品质、特色、活力作为重点发展导向,旨在建设成为属于全体市民百姓的公共空间和健身、旅游、休闲的生活岸线,其中骑行道的设计定位为满足人们在滨江公共空间开展休闲自行车活动需要的连续通道,限制竞速类活动,与跑步道合并设置时速不宜大于15公里/小时。
骑行者签字支持《东岸滨江文明骑行公约》
活动现场,交警利用移动测速仪进行测速,对快速骑行者进行拦停并教育,告知其快速骑行的危害,志愿者分组手持宣传牌在转弯处、交汇处等点位进行文明劝导,同时还在事故高发点位设置了宣传地插牌,制作了文明骑行宣传折页,在公园入口处布置了《东岸滨江文明骑行公约》展板。
《东岸滨江文明骑行公约》具体内容包括:遵守指示标识,各行其道,严禁飙车,时速不超过15公里;遇急弯、陡坡、临水或交叉路口等路段时,减速慢行,时速不超过5公里,必要时下车推行;礼让行人及其他骑行者,保持安全距离,不占用对向车道;建议佩戴安全头盔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装备,禁止危险骑行;按照规定区域,有序停放。
“各行其道,减速慢行”“安全骑行减速”“慢行共享文明”……来自属地上钢新村街道的志愿者举着宣传牌招呼骑行者在《东岸滨江文明骑行公约》展板上签字支持,骑行者们纷纷表示将会遵守公约,共同营造滨江安全和谐的骑行环境。
据悉,目前东岸滨江管理部门已制作宣传小视频在沿线大屏幕滚动播放,在望江驿休息室放置宣传折页,在事故多发点位增设地插牌警示,营造滨江文明骑行的整体氛围。管理部门已委托专业部门系统梳理优化沿线骑行相关安全设施和标识标牌,也期待相关部门适时出台针对自行车骑行的管理条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