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现丨向往逆袭的年轻人流行发帖听劝改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实习生 林千惠
你的社交平台最近有被听劝改妆第N天式的帖子刷屏吗?“原相机改妆,我很听劝。”近期,听劝改妆在年轻群体中成了一种新流行,社交平台上的听劝改妆记录式帖子数量也越来越多,发帖人以学生群体居多,他们上传自己最真实的样子,热心“帮帮团”现身评论区帮他们云改妆。在素人帮助素人的努力下,不少年轻人表示,自己变得更自信、更好看了。
向往逆袭引发年轻人跟帖改妆
“我也想像她们那样好看”
此前,在线改妆就已经在社交平台上流行起来。今年暑期,小红书官方美妆学院又推出了特别策划,鼓励线上“帮帮团”热心用户帮助更多人在线改妆,走出化妆困境,找到针对性变美思路,进一步带火了这一话题。
数据显示,小红书平台上“改妆”话题浏览量高达4.4亿次,笔记多达9.9万篇。“改妆我听劝”话题浏览量也有3.9亿次,像“素人听劝改妆,快教教我怎么化妆”这类笔记多达1.8万篇。其他社交平台上,听劝改妆的热度也不低,例如抖音上有十余个相关热门话题。
听劝改妆为什么这么受年轻人欢迎?记者联系到了开始听劝改妆3个多月的小陈,她今年21岁,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从初中一直胖到大一的她很自卑,觉得自己又胖又丑又黑。
今年,小陈刷到了一些听劝改妆的笔记,萌生了“逆袭成为优秀的美女子和提高自身素养”的想法,她说:“那些博主都变得越来越好看,越来越自信,我也想像她们那样。想改变自身不足的一面,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活成的样子。”
9月10日,小陈在小红书上发布了第一条听劝改妆帖,以“普通女孩的逆袭之路”为题。在这条帖子里,她还讲述了自己的减肥经历:“大一过年的时候看到自己将近160斤的魁梧身躯,下定决心减肥,于是瘦到了现在120斤左右。”决定从各方面逆袭的小陈选择求助网友:“希望朋友们能够监督我,也可以给我提意见,大家可以给我提供其他方面的逆袭,也可以给我提供你们的方法,在此由衷感谢朋友们。”
23岁的小娜是一名在读研究生。她发第一条听劝改妆帖的时候是今年7月,那条帖子的题目“要见高中喜欢的人!求改妆!十级听劝!”吸引了不少人围观。她在帖子里提到,她读高中时很喜欢的人现在和她在同一个城市读研究生,终于有机会可以一起外出游玩。“我终于鼓起勇气约他出来玩了,但自己的化妆技术这个样子,听劝改妆的话题刚好又很火,就顺手跟发了一条,希望可以改进一下妆容。”小娜告诉记者。
小娜听劝改妆对比照
恶评令人忐忑
网友建议参差不齐需甄别
改进当然意味着要先找到不足之处,然后才能做针对性调整。因此,听劝改妆帖的评论区留言多是指出帖主目前妆容或穿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有网友这样建议小陈:“如果你想要大眼效果,感觉不要化上挑眼线比较好,就是不要拉太长,稍微拉出来一点点然后往下搭”“用鱼尾睫毛比较自然,这种在现实中有点夸张了”。
然而,记者注意到,听劝改妆帖下的评论和留言实际上质量参差不齐。在部分听劝改妆帖子下,也出现了一些不那么会劝人的评论,遇到这种情况,发帖人不仅要有甄别的能力,而且心理要足够强大才行。例如,有的评论语气不善,如“你就不能拿远点吗?怼这么近谁来了都不好看”;有的评论甚至带了些恶意在里面,如“你丑到我了”等。也正因为这样,有网友发听劝改妆帖的时候才会表明“素人改造,听劝,不玻璃心。”
面对这些,发听劝改妆帖的年轻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小娜告诉记者,虽然她明白,改进当然意味着要先找到不足之处,但是最初听到网友说自己的一些缺点的时候,她内心还是会有些忐忑不安,尤其是看到评论区里那些批评的言语时,她的心情也会跟着变得低沉,但后来她慢慢地就不在意了。
“因为有的人发的就是那种完全恶意的评论,所以我自己会大概看一下别人是不是真的在给你建议,对于一些恶意的评论,我就会把他屏蔽掉。”小娜表示,对于网友的评论她会进行甄别。
在这个大家都习惯使用美颜滤镜的时代,用毫无修饰的原相机镜头把自己最真实最原本的样子暴露在网友面前,小陈坦言,内心不是没有忐忑过,但她比较幸运:“目前还未遇到过被挑刺的情况,小红书的姐妹都还比较友好。”
网友给小陈提的建议
良言予人进步
改妆的同时也改穿搭
与此同时,听劝改妆帖的评论区更多的是热心、会劝、审美佳的网友“帮帮团”。他们像老师点评作业一样,一点点抠细节、教方法,真诚地帮助发帖人在线云改妆。
评论区的网友甚至会用绘图、P图等方式,把面孔分区画出来,然后再详细讲解各个区的化妆要点,或者直接P出成妆讲解。害怕自己讲不明白时还会说“我好急,我不在那边,不然我都想亲自给你改妆了。”
优质的建议是可以让人进步的。听劝改妆以来,小陈从网友那里学到了不少美妆知识,例如想要化出服帖底妆,就一定要做好妆前保湿,而想要底妆好看,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护肤。虽然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小陈现在对自己化出来的底妆更满意了。她还尝试过八字刘海,最近正准备练习化下睫毛,或者贴假睫毛。
除此之外,小陈说她变得自信了不少:“之前觉得自己不好看,会有点容貌焦虑,现在不会了。”在听劝改妆的过程中,她受到了不少启发,例如妆容可以多样化,也有多种可能性。顺便还学到不少穿搭小技巧。
小娜也从网友的建议里学到了不少东西,例如以前她从来不会戴假睫毛,听了网友的建议后她不仅学会了戴假睫毛,还学会了戴美瞳。在化下眼睑的时候,她会听从网友的建议下手稍微重一点,还会化上卧蚕,“像这些以前我从来都不会去画的。”唇妆她会用新买的唇线笔加上唇线,再用素色一点的口红或者唇泥去晕染,“这样比较适合我,有一点嘟嘟唇。”
此外,小娜还从网友那里获得了不少启发,例如妆容要基于自己的长相特点,眼妆和唇妆上的简单调整就能产生较大变化,发型和穿搭也不可忽视等。
关注是意外之喜
改妆之余还收获了粉丝
年轻人为什么选择向网友求助而不是向身边的人寻求建议呢?对此,小陈表示,自己不擅长社交,身边的朋友比较少,所能收获的意见就相对的也比较少,但是“在小红书上有很多姐妹会给我多样化的意见,可以让我多尝试不同的风格。”
除了收获美妆知识和技能,目前,小陈的账号已经有了210个粉丝和4480获赞和收藏,她也成为了自己向往的听劝改妆博主之一。她表示,这是她听劝改妆的意外之喜。
小娜也不例外,除了妆容和穿搭,她和高中同学的恋爱进展也成了网友们都比较关注的点,他们不仅给了她很多鼓励,还一直在追后续,“这是让我比较感动的事情。”因此,她也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了见面的后续,还分享了自己的恋爱故事。
据小娜介绍,现在她已经和高中喜欢的人正式在一起了,那是她的初恋,回忆起那天见面时的场景,男友虽然觉察不出妆容有什么变化,但是他穿过人群对小娜说:“你今天很漂亮。”小娜心生欢喜。
听劝改妆之后,小娜说她不仅化妆技术得到了明显提升,在穿搭等方面也学到了不少,还因此意外地收获了1597名粉丝:“还是挺开心的,很感谢这么多人给我的帮助和鼓励。而对于那些负面的信息我也不会很在意了,感觉自己心态还是挺好的。”
小娜和初恋的合影
业内专家建议
妆容适合自己最重要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看重妆容?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陆晓文解读道,面子,在中国文化中是个极具重要性的词。于是,如何更好地向他人和社会展示自己的良好面容,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化妆也就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情,而变成了一件特别复杂的社会性事务。
然而,构建自身的良好形象又是一门大学问。“他人是你自己的镜子”,这是一句具有哲理的老话,他人对我们的认识是我们的社会面容与人格的反映。因此,听听他人的建议并适当地做出改变,也有益于年轻人在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塑造出一个既具有个性又能区别于他人的自我的形象。
但是网友群体庞大,给出的建议也五花八门,那么,在众多的建议之中,哪些建议是可以采用的,哪些是需要摒弃的,如何甄别呢?有着七年从业经验的化妆师赵霜霜建议:“妆容上适合自己最重要,所以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衡量一下哪些建议是适用于自己的。同时也要放平心态,不要有容貌焦虑。”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程式化、模板化、偶像化的化妆方式与面容也流行一时,难免趋于雷同。对此,陆晓文提醒道,如果单纯用一些标签式的妆容来表现本我,可能会失去自己的特色。所以在改造妆容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内心的真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实习生 林千惠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