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艺术,光影谱写中国故事
2023-12-10 生活

《只此一梦》沉浸式音乐会。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社携手光禹莱特举办的2023中国(上海)青年公益音乐会。 

和上海交响乐团的合作。

光禹莱特与著名指挥家、作曲家谭盾老师合作的作品《女书艺术字典》。

在上海teamLab无界美术馆成立四周年之际,一场《哈利魔法觉醒奇妙夜》音乐盛典在其中上演,光影交织的视觉与动感的音乐融为一体,让观众仿佛置身奇幻梦境之中。

2019年,光禹莱特联合日本数字艺术家团队teamLab在上海打造了无界美术馆,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沪上知名的网红打卡点,然而对于持续探索数字艺术与城市空间关系的光禹莱特而言,光影的沉浸式体验只是形式,他们更注重的是用数字艺术展示中国本土文化的魅力。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把美好体验带给每个人

就在这场无界四周年音乐盛典之前,已经连续举办7年的上海青年公益音乐会也将今年音乐会的主会场设在了teamLab无界美术馆,彩虹室内合唱团、自得琴社、乙舦乐团等知名音乐团队在光影交织的空间里展现各自美妙的音乐,获得青年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种“音乐+光影”的跨界式合作对于光禹莱特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他们成立一周年之际,他们就和上海交响乐团共同举办了周年音乐会,并在2021年以四季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春夏秋冬”四期音乐会。今年夏天,同为ALIGHT旗下的北京无相艺术空间与中国交响乐团合作独唱、重唱音乐会,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手出品了一场沉浸式音乐会《只此一梦》。

teamLab无界美术馆总经理王帅表示,光禹莱特的核心使命是“把美好体验带给每个人”,而与不同艺术团队的深度跨界合作是实践这一理念的重要途径,我们希望观众能在这样的沉浸式体验中探索一些新奇的乐趣。

数字化让艺术更具互动性

日本的teamLab艺术团队成立已有20多年,但他们在东京乃至全球都更加专注于数字艺术空间和作品的单一展现。“但我们将teamLab带到中国后,希望能不断尝试跨界。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很强,市场变化快,面对的客群更具多样性,所以我们尝试与音乐、舞蹈、电音甚至剧本杀之类的进行各种跨界合作。”王帅表示,每个人对于艺术的接受度都是不同的,对于有些人来说,艺术也许有些高冷、晦涩,“通过数字化的表现方式,某种程度降低欣赏艺术的门槛,也希望给大家带来一种更加新奇的体验和感受。”

teamLab四周年音乐盛典还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到来,在奇光异彩中参加一些亲子互动游戏。王帅表示,对于孩子们来说,接触传统艺术需要一些门槛,但是对于数字化的形式接受度比较高。光禹莱特也非常注重亲子群体,会积极开展和各教育机构,以及学校的春秋游合作,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沉浸在艺术中找寻乐趣。

做有中国底蕴的艺术作品

数字化赋能在技术上正在不断发展和推进,但对于艺术而言,技术不是最重要的,内容和体验才是核心。“有好的内容,才会有好的体验,所以光禹莱特更希望做一些有文化内涵和底蕴的艺术作品,并结合技术打造一些高水准的艺术空间。长远来看,光禹莱特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传播中国本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王帅说。

teamLab不仅在上海成为时尚符号,在全球也获得了成功。而光禹莱特希望打造的是属于中国的数字化艺术精品,其中《女书艺术字典》的成功,就是因为有好的文化内核,而这恰恰是中国的优势。

“对于国外来讲,他们确实有技术上的优势,包括投影技术、交互传感技术都是前沿的。但光禹莱特不是一个专门去研究交互技术的团队,这也不是我们强项,我们更注重的是创意和体验。”王帅表示,内容的设计才是最重要的,而中国有着博大的本土文化资源,各种传统艺术是独有且极富魅力和开发潜力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坚持去做真正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数字化艺术精品,我们的老百姓也更喜欢有着中国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

今年10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主办的“秋乐浮光——2023年驻华使馆领事官员文旅体验活动”,就在光禹莱特旗下的北京无相艺术空间成功举办。来自玻利维亚、柬埔寨、牙买加、喀麦隆、巴基斯坦、西班牙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驻华使馆领事官员参加活动,其间感受了中国传统音乐和数字化艺术的结合,各国领事官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感受到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和中国旅游资源的深厚潜力。

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也让光禹莱特更加坚定文化创新和交流的意义,据王帅介绍,光禹莱特团队去年在巴黎设立一个实验室,与欧洲的一些艺术家进行交流讨论,“通过更多的交流,也有利于我们在创新这一块得到更多灵感,但是无论光影多么炫彩,技术多么进步,数字化说到底也只是艺术的表达形式,其内核还是把我们自己本土的文化展现好,讲好我们中国的故事。而我们坚信中国不缺好的内容,也不缺好的故事。”

上海当前正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设计之都,推动创意设计全面融入城市产业发展、建筑空间、公共服务、美好生活和城市品牌等各个方面。光禹莱特希望以数字化赋能艺术表达,用光影谱写中国故事,以创意设计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城市艺术空间。

数字化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与艺术的结合也越来越深。在王帅看来,数字化艺术是一种全新的趋势,而光禹莱特希望顺应这个趋势打造更多优秀的作品。

今年10月,光禹莱特与著名指挥家、作曲家谭盾老师合作,基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创作数字艺术作品空间。该作品在10月的女书国际音乐旅游周上亮相,获得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11月末,文旅部首届智慧旅游发展大会在江苏南京举办,光禹莱特携作品《女书艺术字典》亮相,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女书被认为是世界现存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整体呈长菱形,笔画纤细,亦柔亦刚。并且女书拥有诗体与音律,字音极具乐感,能以吟诵、歌唱来传递情感。数字艺术作品《女书艺术字典》围绕女书字形、书写和发音进行创意研发和全作品呈现。作品借助体感交互技术,让观众在挥手舞动中与古老女书对话,以立体、浸入式的当代表达诠释女书文字艺术。

这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方式,对于传播文化和让大众感受艺术都有很好的效果,“许多艺术往往是比较抽象的,但是通过数字化赋能,可以让艺术与受众之间增加互动性。”王帅表示,在这一块未来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大的,“数字化的一大特点就是交互,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VR、AR等技术的运用,可以让艺术与人们有更多的互动。而且通过数字化,也方便艺术作品更便捷地进行传播。”

王帅认为,通过数字化赋能,未来的艺术空间将更加丰富、多元,比如像汽车、餐厅、茶屋等空间都可以展示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更多地走出美术馆等固定的艺术空间,在更丰富的场景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