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包裹映照经济大棋局,长三角打造快递业24小时生活圈
2023-12-1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包邮区”是网络上对长三角地区的昵称,从江浙沪包邮,再到江浙沪次日达,再到江浙沪当日达,长三角始终走在中国快递物流行业的前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本周末举行的“数字赋能 乘势而上"长三角快递物流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论坛上获悉,长三角快递业务量合计和业务收入合计目前均超过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已成为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增长极。

  各快递企业推动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  

自2014年开始,我国快递包裹业务量稳居世界第一,长三角聚集了各大民营快递企业总部,快递物流业在这里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条。

“目前,全国已上市的民营快递企业当中,三通一达、极兔、德邦等6家企业总部均在青浦,顺丰也在青浦设立了区域总部。各总部企业占据行业市场份额合计约80%。”上海市青浦区委常委、副区长金俊峰介绍说,今年1到10月,全区完成快递业务收入1400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市的84.3%、全国的14.5%。全区交通运输业营收于2019年突破了1000亿元,2021年突破了200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产业规模在持续壮大。

据介绍,各快递企业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圆通率先建立了国家工程实验室,为推动物流信息互通共享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中通加快构建全链路的数字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的业务地图。圆通和韵达各自成立无人机研发专项团队,深耕无人机的研发、设计、测试与应用等领域,申通成功开发并上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信息系统———梧桐。大模型、机器人、无人仓、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速渗透到快递的各个环节,助力行业持续增强业务承载能力。

  推动实现同城小时级、长三角当日达  

快递小包裹映照经济大棋局。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余洪伟透露,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已经连续三年突破1000亿件。截至今年12月4日,今年已经创纪录地首次突破了1200亿大关,凸显出我国快递业持续畅通互联和稳健增长势头,已成为反映我国经济活力的风向标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成绩背后,余洪伟分析了快递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产业区域协同不足、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国际寄递物流体系不够健全,绿色发展尚需提升,安全监管形势依然严峻。“这要求我们站在高的起点上,参与一体化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激发‘1+1+1+1>4’的产出效益。”

余洪伟表示,长三角要坚持互联互通,建设数字融合的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满足跨行业、跨区域数据产品流通交易需求。要充分发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加强干线枢纽建设,进一步优化邮政快递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提升干线枢纽节点能级。

还要加快推广绿色运输,推动快递企业加快推广甩挂运输、多式联运、新能源和清洁车辆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有效提升物流配送环节绿色化运营管理水平。完善绿色治理体系,共建企业主体、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共构绿色网点、绿色分拨中心和绿色园区,加强电商与快递绿色包装协同治理,打造无废网点,为无废城市建设做好行业贡献。

打造长三角快递业24小时生活圈,要优化快递服务供给,提升快递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快递服务的稳定性、实效性和标准化水平,持续改善用户体验。不断规范由快件投递服务行为推动实现同城小时级、长三角当日达、国内重点城市次日达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承诺实现的准确率和揽投服务的便捷性、灵活性和精准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