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将建成多个市级生物医药标杆性孵化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黄浦谋划在区内建设1-2个生物医药领域标杆性的高质量孵化器,多个市级孵化器及众创空间,不仅仅是提供空间载体,还要主动为企业链接资本、专业服务、产业伙伴等,为各类创新企业和优秀人才干事创业打造协同创新的开放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健康中国思南峰会上,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表示,黄浦将以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强大引擎,积极布局临床研发服务、数字医学、脑科学等新兴领域赛道,全力打造联动全市、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化转化医学创新策源地。
瞄准国家战略,引领生物医药产业变革
2023年健康中国思南峰会汇集了“两院”院士宁光、陈竺等众多院士、医疗学者及科学家。本次峰会以“守正创新、转化引领”为宗旨,“融合前沿科技成果创新 引领生物医药产业变革”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瞄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助力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加速发展。
会上,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致开幕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分享学术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和昌平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河生教授等院士及专家,分别作主旨演讲。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和昌平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河生教授等院士及专家,分别作主旨演讲。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健康中国思南峰会连续举办的第五年。五年来,黄浦区依托健康中国思南峰会,大力推动健康服务产业发展,聚焦药械流通、临床研发服务、生物科技、高端医疗等细分领域,吸引集聚了一批领军型、创新型、高潜力企业,包括国药控股、嘉事国润、第一医药股份等药械流通领域龙头企业,百济神州、赛生药业、安进生物等生物科技类企业,普蕊斯、诺为泰、药明津石、康德弘翼等临床研发服务企业入驻黄浦。广慈-思南园区自2021年实施性启动建设以来,紧紧围绕园区的发展目标,累计落户企业137家,注册资本14.8亿元,在众多成果的牵引下,使得黄浦区资源赋能优势逐步显现,健康服务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布局新赛道,凸显黄浦科创硬核实力
杲云表示,今年黄浦发布了“黄浦科创12条”与“黄浦数字12条”,从科创主体研发创新、集聚国际顶尖人才、释放场景要素潜力、探索市场化发展新机制等多方面,引导鼓励科技企业不断挖掘科创潜能。目前,黄浦在临床研发服务、数字医学、脑科学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药明津石、康德弘毅、普蕊斯、诺为泰等CRO、SMO赛道的“半壁江山”在黄浦天然集聚,一批如脑虎科技、联众信息、金科汤姆猫等数字医学、脑科学的优质企业也在区内蓄势待发,黄浦希望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前沿科技转化落地、展示应用提供“黄浦模式”。
论坛颁发了第二届广慈思南-产医融合国际创新大赛十佳创新奖。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举行战略合作签约,黄浦区与新引进重点企业签约,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落户企业举行集中签约仪式。
瑞金医院发布了中国智慧手术室发展与实践白皮书和浦医2.0 医疗多模态大模型。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在医疗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上,瑞金医院始终致力于培育创新氛围、挖掘专利成果,为本市及长三角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智慧手术室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时代。医疗信息系统正不断加强“集成化”,进一步提升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为建立完整的患者病案集与临床数据仓库打下扎实的数据基础;手术室软硬件应用正积极向“场景化”发展,通过整合手术室内各类医疗设备与软硬件,提高对手术室环境和手术过程的控制与监测;高端医疗设备和先进辅助技术也正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化”的治疗,驱动手术进一步向微创化与智能化发展;医院 “自动化”系统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整体的运营效率以及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能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