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剧场首届秋是国际戏剧季闭幕,世界艺术硕果撒满上海
2023-12-18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12月17日,由杨浦区人民政府主办,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与YOUNG剧场共同承办的首届秋是国际戏剧季,与英国再·剧团带来的音乐肢体剧《笑忘书》一同落下帷幕。

此次“秋是”在2023年11月-12月期间,邀请全球艺术团体和艺术家来到YOUNG剧场,共有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新西兰的7台23场重磅好戏上演,携手学校、企业、公益组织等各类机构共同举办了19场艺术延展活动,推进惠民票走进社区、校区、园区,让世界戏剧的艺术硕果撒满上海杨浦。

    关注全球戏剧发展前沿视角    

记者了解到,首届秋是国际戏剧季的展演作品延续了YOUNG剧场的创办理念,在呈现高品质艺术作品的同时保持活力、前沿、多元的鲜明特色,涵盖音乐剧、偶剧、肢体剧、现代舞、沉浸式舞蹈剧场等多种演出形式,关注家庭、情感、记忆、女性、食物、社会生活、个人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创作主题,吸引了万余名观众走进剧场,为国内观众带来当今世界戏剧发展的新视角。 

三座托尼奖得主杰森·罗伯特·布朗的代表作、伦敦西区最经典的双人音乐剧之一《过去五年》拉开了“秋是”大幕;上海金星舞蹈团与巴黎分团合璧首秀现代舞《不期而别》在YOUNG剧场完成了世界首演;德国柏林剧团的《布莱希特的鬼魂》场场售罄则点燃了“秋是”的高光时刻,成为众多人的年度最佳,搭着高铁、打着飞的前来观看的观众也不在少数;英国十佳舞作之一、迷犬舞团的《朱丽叶与罗密欧》用“婚姻危机”的方式展示了一种莎士比亚也无法想象的现实;新西兰爪哇舞团的《奶酪圆舞曲》和《芝士哞哞》通过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了解到戏剧背后的饮食文化;戏剧季闭幕演出音乐肢体剧《笑忘书》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一个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故事,呈现科学病理的剧场艺术更是对公共领域的一次全新探索。

舞台演出之外,本届秋是国际戏剧季还举办了包括舞台导览、名家对谈、艺术展览、戏剧工作坊、校园分享会、互动打卡、亲子市集在内的十几场艺术延展活动,上万名观众参与其中,进一步拓宽艺术与剧场的边界,展现YOUNG剧场“无边界、不一样”的品牌特色。

首先是《过去五年》剧组走进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教授谈峥、钱捷展开对谈,与师生分享了这一极富盛名的伦敦西区音乐剧的复排经历、剧目特点,以及剧中所牵涉的亲密关系、沟通与爱情婚姻等各个议题。两位复旦教授还在YOUNG剧场的“杨声器”讲座栏目中,以“婚姻咨询室”为主题进行《朱丽叶与罗密欧》的演前导赏,从各自的专业领域深入探索了改编与原著的关系,以及两性交往中的多面性。

《朱丽叶与罗密欧》剧组则走出剧场,去到杨浦区图书馆,与公众展开了一场关于情绪和肢体的参与式工作坊——从原著的故事情节开始,通过肢体探索、情节内容分析和参与者即兴自我展示三部分进行,让参与者在“行动中”走进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

配合珍馐儿童剧场《芝士哞哞》的演出,YOUNG剧场限定一日变身“哞哞小镇”,将观演互动延伸到了剧场的各个角落:工作坊、图书屋、广场舞等各类精彩活动让亲子家庭与戏剧一起欢度周末,让艺术教育真正走进日常生活。

而在票价方面,整个“秋是”平均票价不超过260元,其中100元以下惠民票超过10%,以优惠亲民的价格进一步拉近了高雅艺术与市民生活的距离。围绕“秋是”7部演出限量发售的100元盲盒惠民票,分别走进了控江街道控一居委、大桥居委康博睦邻中心、杨浦图书馆、互联宝地等社区和园区,让区域内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高质量的艺术产品和文化服务。

    爱丁堡艺穗节高赞作品收官闭幕    

英国再·剧团的音乐肢体剧《笑忘书》是本届秋是国际戏剧季的闭幕作品,由伦敦国际默剧节、The Place和南山公园共同委约制作,并作为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爱丁堡展演”的入选作品上演于爱丁堡艺穗节,在YOUNG剧场完成了该剧的上海首演。

《笑忘书》以极其浪漫动人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关于阿尔茨海默综合症患者的故事。该剧独具特色地将视角放在“遗忘”的背后,叩出一个关键的问题:失去记忆之后还会留下什么?作品的前期调研和创排过程长达16个月,由艺术家们与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系专家凯特·杰佛利教授共同合作,在英国阿尔茨海默症协会的支持下,开展了关于记忆的研究,并采访了许多患者和看护人员。《笑忘书》试图用“遗忘”机制来建立与个体真实经验的联系,给剧场艺术阐述的“记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使“阿尔茨海默症”的话题不再沉重,反而覆上了一层浪漫的诗意。如导演纪尧姆·皮格所说:“这部作品提供了找回过去的可能性。”

而在《笑忘书》上海演出期间,YOUNG剧场与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合作,通过展示画钟实验的样本,来呼吁更多人正视阿尔茨海默病,积极关注和预防自己和家人的脑健康。以病症科普作为纽带,连接起艺术和公益的桥廊。YOUNG剧场还与杨浦在地的新锐公司博斯腾科技合作,发起“拾记忆的人”主题活动,为每位到场的观众准备了不同颜色的贴纸,邀请所有人共同完成为记忆上色的画作,扩大和增强不同人群、特别是戏剧观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意识。

同时,与合作伙伴携手推出“记忆旅人咖啡馆”公益艺术快闪活动,既有体验阿尔兹海默症的认知普及互动、与记忆相关的艺术互动、老物件新生mini艺术展等活动,也带来了与记忆、遗忘有关的图书展售,以及公益咖啡项目“无声咖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