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迷踪,不爱红妆爱武装
2023-12-24 生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张逸麟/文 常鑫/图、视频

霍元甲名扬海内外,他的武学和精神也传承至今,百年前由他创办的精武体育总会如今又迎来了一批新的传人。近30位学员每周四晚上来学习霍家开创的迷踪拳。有意思的是,秋季班的学员中大部分都是女生。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她们,从零基础开始,深深感受中华武学的魅力。

虹口区精武体育总会的“迷踪拳”课程深受女学员的欢迎。

  打开格局,迷踪不迷  

12月初,“迷踪拳”学习班迎来了本学期的最后一堂课,同时也是一次毕业展示的机会。

正式上课前一个小时,就有一位女学员早早来到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精武体育总会二楼的习武场,换上习武衫,摆好自拍器,独自练拳,既时尚又飒爽。

在这一季班级的学员中,十有八九是女生。对于这一现象,精武体育总会的李斯乐老师表示,“迷踪拳确实深受女孩子的喜爱,现在青年人重视强身健体,男生可能更热衷于健身房撸铁,注重上肢的训练。女生选择更广一些,她们愿意把空余时间安排在跳舞、夜跑、武术上,一方面锻炼身体,另一方面锻炼心智,包括内心的强大。”

中华武学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当年也是精武体育总会打破的,所以精武精神传播非常广,在海外也有许多精武协会和众多学员。由于条件限制,这次的秋季班只开了一个班,名额瞬间就被一抢而空,可见其热度与魅力。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理事许斌亲自为学员授课。

尽管一学期只有12节课,不过这些几乎从零基础开始的学员进步还是非常快的。看着学员们在最后一堂课上展示成果,亲自为学员授拳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理事许斌也很欣慰,“在我看来,每一位学员几乎都是零基础,所以我在上课的过程中由易到难,由分解到完整,逐步提升要求,每一节课都有针对性的动作,又有组合的练习巩固和提高。”许斌说,“整体来说,我对学员都非常满意,他们学得很认真,练得也很刻苦,效果也很明显。”

在一家公司担任产品经理的女学员孙夏南平时一直有健身的习惯,之前偶尔也会练习拳击,而在网上看到市民艺术夜校的相关招生信息后,迷踪拳这一传统武术引起了她的兴趣,“以前练拳击时,很多都是单一动作,但是接触了迷踪拳后,特别是了解了与武术相关的典故、传说后,越来越觉得迷踪拳很有内涵,也很有意思。”

这个学期给孙夏南最大的感触是做人做事要打开格局,“平时工作很繁忙,也会遇到一些困扰,让自己陷入很纠结的境地。但我们的许老师在拳法之外,也教给了我们很多思想上的东西,”孙夏南表示,在典故中会涉及一些学武之人遇到瓶颈时的选择与突破,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有时候遇到一条路走不通,换一条路也许就立刻通了;有时候看一件事很迷茫,但你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再看就通透了,”孙夏南说,“练了迷踪拳,也帮助我在思想上打开格局,很多事反而不‘迷’了,不纠结了,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传统的武学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

  武学的精髓与精神永不过时  

对于学员在学习迷踪拳中获得的感悟,作为教师的许斌也非常认同,“无论是通过我言传身教也好,还是我在课堂上的要求也好,我认为每一位学员都能从大局开始,所谓大局,就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许斌表示,武术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承载的不仅是武学的技艺和强身健体的意识,还有武学的精神与文化。

在练武场的大背景上,一边写着“武”字,一边写着“文”字,“这个‘文’主要内涵就是武德和中华传统文化,‘武’则是武术方面、技术方面的两者要结合。”许斌解释说,“我们既要锻炼身体,也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武德讲求尊师重道、精益求精、百折不挠等等,武术是可以塑造人的精神世界里的一些意志品质的,比方说‘武德重如山,名利草芥轻’的理念,只有‘文’与‘武’的结合,才是一个很完整很有轮廓的一个大体系。”

如今国潮兴起,传统武术也越来越获得青年人的关注与喜爱,在许斌看来,只有了解了有“文”有“武”的这个大体系,才能真正领略到传统武学的魅力,正如精武的历史,不单单是武学的成就,更有许多仁人志士爱国报国的拳拳之心,有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雄心壮志,正因此,武学的精神与精髓才永远不会过时。

一学期12节课对于学员来说是比较短暂的,也只是练了基础,许斌认为,习武需要循序渐进,每个学员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锻炼,但同时习武也是一个持续的状态,“如果一段时间不练了,那么很快学的东西都会忘了,所以真正要练好迷踪拳,那么即便学习结束后,也希望学员能够继续深入地去研究,平时还是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练习。”

李斯乐则表示,不少学员通过夜校相识,并建立了微信群,即便学期结束也会定期聚会,继续一起练拳,“可以说武术也成为一种社交的载体,大家以武会友,继续把迷踪拳练下去。”同时虹口精武体育总会也在计划下学期增加夜校的班级,比如另设“华拳班”,以吸纳更多喜爱武术的学员。

传统武术和武学文化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环境下有更多传播和发扬的土壤。精武则是中国最早有组织的在海外传播中华武术,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精武体育会,1990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武术比赛,明年的精武大会则计划在马来西亚举办,共赏武学魅力。

李斯乐希望上海有更多市民加入到精武的大集体中,一起强身健体,“精武在文化拓展方面也一直在努力着,总会目前设有三大中心,少儿武术培训中心主要是走进校园,让武术从娃娃抓起;传统武术研究中心则希望让武术文化与时尚相结合;另外我们辅导站则是走进上海各个社区,目前大约有三四千个站点,传播普及武术文化。期待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修文习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张逸麟/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