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视觉艺术展、特色公共空间,年轻人眼中的理想城市是怎样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一张张反映临港高速发展的照片,一幅幅“从前慢”写生小画……在公益创意艺术展中,街区的居民和周边的师生驻足欣赏,感受画作中现实与理想交织的“年轻城市”;在特色公共空间中,感受建筑是公园,处处可交谈,街区充满活力的“理想生活”。
在画作中展示“年轻城市”
近日,“我们年轻的城”青少年视觉创意艺术展在临港中心广场拉开帷幕。在现场,年轻人的画作吸引了周边的居民和学生,大家纷纷在画作前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记者发现,大学组王濋铭同学的作品《临港四迹》通过标志性的地标拍摄,展现出临港新片区作为因河而兴通江贯海的上海一角,以高速建设的年轻风貌,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大学组宋奕辰同学则用写生小画《渔家印象》绘画出一家带着海的味道的小店,暖色的光在摇曳,陈设老旧但井井有条,店主人在切鱼,顾客在挑选。这幅作品以快写的方式,捕捉当时的温馨与祥和。
对于大学生而言,印象中的上海是怎样的?在上海海事大学赖欣洁同学《青春上海》的画作中,将近一年来看过的剧的门票和喜欢的CD都摆放出来,展现出当代年轻人在上海的特色休闲生活方式。在赖欣洁看来,“不论高中还是大学,去看剧和听乐队是我最喜欢的放松方式,青春的上海让我得以了解到这个放松方式。”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年轻新生代正在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创意,为我们展示一个现实与理想交织的‘年轻城市’。希望这些具有趣味和创新的作品,能让参观者对未来的城市生活充满更多期待。”大赛评委嘉宾表示。
在公共空间中展开未来畅想
年轻人理想的公共空间是怎样的?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智慧绿色社区是美好人居生态的核心内涵。漫步在云南特色的市集,在街角餐吧驻足畅谈,在一家特色杂货铺挑选喜爱的商品,在粥粉铺中品尝一份美味的餐点,在植物店里观察绿植生机……在理想之地春熙集这些都可以实现。
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具有云南特色的市集颇受年轻人的喜爱。在春熙集,9位少数民族厨艺匠人,带来了最地道的云南美食。来自西双版纳的新金属乐队带来动感音乐,让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可以听音乐喝酒,感受云南的慢生活。中建万科理想之地项目春熙集通过用一种小尺度街区的构造,打造出老上海的街区肌理。以街巷作为住宅区与街道的软边界。热闹的外街、别致的小巷、空中连廊、视野开阔的公共露台,每个年轻人在这个公共空间随处都能找到聊天聚会的场所。
相关负责人表示,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同时希望创建一个引人入胜、丰富多彩的城市活力场,通过讲历史与未来、城市与自然、烟火气、社群、交通等元素相交融合,致力于打造一个凝聚街区年轻活力的公共空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